东北网12月7日电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打工盖新房。”这是哈市阿城区料甸满族乡西华村务工农民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边伟臣等100余户农民在这个村富得冒尖,人们说,走出国门挣“洋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走进西华村郭家屯,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映入眼帘。其中,大门柱上贴满华丽瓷砖,拥有宽敞水泥面的大院和东西两处100多平方米的仓库、正中朝南的房顶上安装太阳能的四间“豪宅”就是常年在俄罗斯“淘金”的边伟臣的家。屋内的装修和摆设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大屏幕液晶电视、DVD播放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边伟臣说,现在的富足生活全都源自党的富民政策,他率先到俄罗斯打工淘金就是一条就业的好路子。
43岁的边伟臣原本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守着一亩三分地,住着30平方米的小草房,本本分分过日子的庄稼汉,是敢为人先的出国打工改变了他的生活质量。1994年边伟臣去了俄罗斯,跟着一家装修公司做了8个月的装修,这让他见了世面。回国3个月后,他自己办了护照,再赴俄罗斯。谈起在外打工,边伟臣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正是他在外打拼的体会。1995年去的时候,他不会俄语,买卖并不好做,赔了不少钱,一些人陆续回国,而边伟臣和跟他去的30多名家乡人却挺了过来。2000年以后,买卖逐渐好转,生意也越做越大。边伟臣一脸的自豪地说,2005年给儿子娶了媳妇,花了20万元,2000年盖房子花了13.7万元,今年装修又花了11万元,全是在俄罗斯做买卖挣来的钱。
据西华村村干部关延书介绍,现在村里在外地打工的有400多人,到国外的有100多人,他们一年的收入大约是1700多万。他们外出打工将土地转包出去,其他村民也增加了不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