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电 今年,哈尔滨市新发生的农民工欠薪案件同比减九成半。面对这样的成绩,劳动、工会、建委等部门认为,虽然权力侧重不同,但是涉及农民工权益的相关各部门目前已形成防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合力。“合力”是新发生欠薪大量减少的根本原因。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深入建筑工地检查执法
据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田伟滨介绍,在防欠制度方面,哈尔滨市完善了开发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缴制度,调整了保障金收缴比例,加大不良企业不诚信成本。据介绍,哈市把原来按工程造价3%收缴比例调整为1%、2%、3%、4%和5%五个档次,按企业的诚信程度确定不同的缴费比例。年初至10月末,全市已对380多个工程项目收缴保障金,款额达1.6亿元,应收款额收缴率达94.8%。
在防欠机制方面,劳动、建委、公安等部门逐渐形成了合力——对有欠薪记录的企业,劳动部门对其实行重点监管;对欠薪拒不整改的企业,建委将降低其资质,限制其参加招投标,甚至实行一票否决,清出建筑市场;对恶意欠薪卷款逃匿、涉嫌诈骗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公安局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落实责任方面,劳动监察支队52人分别进入50个责任区,此举覆盖了除呼兰、阿城外6区内的512个建筑工地。各责任人定期分片进入建筑工地,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用工备案、保障金收缴等情况。在宣传方面,劳动部门今年开展了普法维权进工地宣讲,目前已宣讲了304场。
此外,各建筑工地基本建有农民工维权告知牌,签合同、讨薪、投诉等内容一目了然。由于未雨绸缪,哈尔滨市今年新发生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明显减少,到监察支队投诉的农民工自然就减少了。
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积极维权减轻劳动部门压力
哈尔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二楼是哈尔滨市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支队办公场所,往年,记者在此经常会感受到农民工的无助和愤怒,而今年,这里却很少有农民工的身影。
哈尔滨市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支队支队长唐晶介绍,从实际业务量看,今年农民工投诉欠薪案件大量减少。年初到10月末,他们共接到农民工欠薪投诉仅31件,立案31件,涉及金额289.6万元,涉及人数1134人。而往年每到年底,正是农民工大量前往工会投诉的时候,但今年几乎没有能立案的投诉。
唐晶说,近年来,工会部门加大了为农民工维权的力度,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就是其中一个环节。根据工会相关规定,投诉案件工会解决不了,工会将及时移交能行使执法权的劳动部门。
建委清欠办:让欠薪企业没生意可做
自2004年开始,国家、省陆续下发文件,防止企业之间拖欠工程款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哈尔滨市今年3月也召开了相关会议并出台文件。与往年相比,哈尔滨市今年的防欠治欠力度明显加大。
哈尔滨市建委清欠办副主任姜佩珠说,哈尔滨市今年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与有合法劳务资质的公司或工程队签订正规劳务用工合同,并到建委下设的造价站备案,绝不允许施工企业与黑包工头合作。同时,劳动部门将监督劳务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施工企业还被要求在签订合同后,仍要监督劳务企业为农民工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若有农民工投诉欠薪,一经核实,劳务企业必须偿还欠薪。若施工企业拖欠劳务企业工程款,建委将强制该企业将欠款打入劳务公司账户。这样,各部门各司其责,将可能引起欠薪的环节都纳入政府的监管之中。
姜佩珠说,欠薪投诉一经劳动部门核实,施工企业将不被建委允许参加招投标,无法进入建筑市场;施工企业恶意欠薪将被记入诚信档案,政府部门将禁止其办理法人变更手续、企业升级、增项等业务。此外,在建工程如果涉及欠薪投诉,一经核实为恶意欠薪,该工程将被建委强制停工,以此增加施工企业或劳务企业的欠薪成本。如此一来,新发生农民工欠薪案件自然就减少了。
除此之外,各家媒体积极关注农民工欠薪现象也起到推动作用。欠薪事实一旦曝光,不良企业在哈尔滨市就揽不到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