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0日电 日前,道外区又有3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工。至此,道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达40家,每3个社区有一个“服务站”,居民从家步行不出15分钟便能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与此同时,全区32所普通学校完成提级和改造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7.44万平方米,安置城乡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7724人……今年以来,道外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实施惠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让百姓欣喜地体会到了身边的变化。
改善环境宜居宜行
针对居民行路难、入厕难等问题,今年道外区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街路、公厕维修改造。至目前,维修改造城区街路由87条增至135条;新增绿地37.44万平方米、植树22.72万株;投放五座移动环保公厕,还有两座水冲式公厕建设已接近尾声。
为了彻底改善居民的休闲环境,道外区对居民小区庭院进行改造,实现庭院建设的高标准、高品位。改造后的红河一街区修建了6140平方米的社区休闲广场,新建精品庭院8752平方米,新增绿地2944平方米。
通过拆违还绿、拆棚还绿,今年道外区共改造完成精品庭院、景观庭院、达标庭院和居民休闲健身广场127个,改造面积5万多平方米,绿化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昔日拥挤脏乱的大杂院,变成了优美整洁、设施完备的精品庭院。
上学看病投入多多
道外区还积极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他们对3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房屋装修,并更新了医疗设备,进行提档升级。目前,道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17家,15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23个,平均每3个社区有一个“服务站”,使居民从家中步行不出15分钟便能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同时,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道外区组建了以家庭责任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开展“走进百家门、为千余人送健康到家”活动。
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改善和优化全区中小学校的办学环境,今年道外区教育局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了各校的维修改造项目,总投资989万元,对永源中学等32所中小学进行彻底大修,实施了提级改造工程。同时,道外区认真做好弱势群体教育工作,1~7月份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2847人,资助金额59.6万元。
开发就业 促进创业
今年道外区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4642个,安置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7724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7603人。
据了解,今年道外区先后筹措资金1549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区、街(乡镇)、社区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化。有关部门开通了网上办理《再就业优惠证》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道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调查,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全区各街道(乡镇)、社区相继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求职夜市、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讲演会、大中专生寒暑假短期工招聘会和以“稳定您的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以及“4050”人员招聘会和“零就业家庭”招聘月等各具特色的就业服务活动624场,组织3381人参加创业培训,实现了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
和谐拆迁群众受益
今年,是道外区拆迁量很大的一年,作为哈尔滨市最大拆迁项目的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江南区域拆迁工程、哈尔滨市重点工程项目道外区“中华巴洛克”改造,更是受到各方关注。
自6月份正式启动拆迁改造工程以来,道外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和谐动迁、以情动迁、依法动迁”的做法,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仅用45天时间,完成了总户数2145户、总建筑面积22.9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整个拆迁没有发生一起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实现了拆迁的高效平稳推进。
在实施拆迁过程中,动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针对这两个区域内低收入家庭多,特困、残疾、孤寡等特殊人群多的情况,认真为拆迁户解决困难。采取了分门别类、建档立案,入门走访、逐户进行核实的方法,对许多困难拆迁户进行了妥善安置。为了保证困难群体能够“居者有其屋”,道外区政府为20几户特困群众代购了二手房,并帮助他们顺利搬进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