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巴彦县“六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007-12-25 14:48: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桂淳 宋玉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5日电 “没有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就越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是巴彦县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今年以来,这个县以乡镇站所和村级为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着力加强以民主管理、教育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管好“责任田”

  该县建立了由县委负总责、乡镇党委具体抓、村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全县农村18个乡镇、200多个站所和116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纪检监督小组,乡镇一把手与各村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两委及成员的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体系,确保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唱好“样板戏”

  这个县在调研时发现,少数农村干部在土地转让、承包、处理纠纷、审批宅基地、计划生育指标等工作中偏亲向友,以权谋私;有的干部办事不公,暗箱操作,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个别干部挥霍公款、损公肥私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从组织领导、教育防范、健全制度、监督管理四个方面,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办法,选树了巴彦港镇等工作典型,积极探索“示政于民,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决策于民,维护群众的参与权;监督于民,保护群众的监督权”等一系列新做法,以点带面,健全了公开公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一系列机制,促进了农村干部作风的转变。

  敲响“警世钟”

  这个县开展灵活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让廉政文化上墙,张贴廉政警句、廉政漫画;党纪条规进课堂,对全县116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及18个乡镇基层站所、27个涉农部门举办了为期3天的党建和廉政建设业务培训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剖析等措施,接受案例教育的人员达1200余人次。由纪委牵头,每季度组织一次案件统计分析,梳理各类有反映、有举报的违法违纪问题,对有苗头性、倾向性、多发性问题的单位发出警示通知单,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向3个单位发出了警示通知单,处理违纪违规13人,对7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了诫勉谈话,并记录在案。

  筑起“防火墙”

  围绕当前农村“钱怎样花,地怎样管,事怎样办,人怎样选”等热点问题,巴彦县建立健全了乡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针对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全县全年减少村级非生产性开支21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0%。针对村干部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制定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将山林、土地、店面、房屋、水库等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纳入村“一事一议”范畴。针对职务消费问题,实行了限额管理制。针对村干部乱作为、不作为问题,实行村级事务报告制度。针对村级财务监督不力问题,健全了村民理财小组制度。今年以来,全县村民理财小组共拒入账未审开支20余笔17万多元、拒付不合理开支30多笔20余万元。

  布开“监督网”

  全县各乡镇及所有村均建立了党风监督小组。目前,全县党风监督小组已监督重大政务、村务、党务、事务150余项,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80余条,督促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20余个。

  每半年由所在乡镇组织对基层站所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活动,重点听取农民群众、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和县、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意见;建立了村民评议干部制度,每年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民主评议,形成了“村官办事村民评、干部功过群众议”的新格局。

  擦亮“透明窗”

  县纪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四务公开”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和调研,编制了巴彦县“四务公开”目录,统一了公开的内容。实行了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补充、村“两委”讨论确定、张榜公布、收集建议、答复询问的“六步公开法”。确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日为全县农村的“民主公开日”,把村级财务情况、土地承包等予以量化细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巴彦港镇制作的8块制式公开板为蓝本,在全县统一了公开形式。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现在什么都公开了,干部还要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的评议,群众意见少了,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高了,我们觉得既轻松又有压力。”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