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事烟酒生意的哈市人“老王”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名烟名酒店”一年来从高峰跌入低谷的全过程。
过去:烟酒店扎堆“掘金”
哈市最早出现“名烟名酒店”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全市不超过10家。在2006年初,“名烟名酒店”突然增至近300家。
“卖假烟的利润太大了,没有哪行有这么大的赚头。”“老王”说,哈市之所以一夜间“名烟名酒店”遍地开花,一方面是贩卖假烟绝对是暴利,另外当时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也没有现在这样大,受利益驱动商家敢于铤而走险。
“老王”坦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真烟在零售终端的利润少得可怜。“名烟名酒店”经营的基本上是全国知名品牌和当地的一些畅销品牌,价格的透明度高。一般从烟草部门购进卷烟,加价率只有10%左右,而假烟的利润则可以翻几番。比如一条“中华烟”?穴硬壳?雪,假烟进价仅60元左右,售价却达360元左右。
一些南方人也看好哈市贩卖假烟的市场,纷纷到哈市开店。为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商家不惜投入巨资,在繁华街路上租赁店铺,花巨资装修。2006年前后,一间间装修豪华的“名烟名酒店”出现在哈市各个繁华街路上。
“老王”说,一些“胆大”的烟酒店不仅有充足的假烟货源,能按时按需要货,同时还吸收了一些专门从事非法回收烟酒的小店铺作为下线。有的甚至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造假网络,不少假烟贩子都已积累了上千万乃至更多的“黑色资本”。
现在:烟酒店成“杂货铺”
“老王”讲,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哈市“名烟名酒店”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哈市烟草部门和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卷烟市场的整顿力度,大批售假“名烟名酒店”被查处。尤其是在2007年2月13日,哈市首次公审假烟贩子,对23名被告人的重罚重判,是他们“搞烟人”始料不及的,高达数百万元的罚金以及重刑更让他们目瞪口呆。但是如果不买假烟,仅靠真烟的薄利根本无力维持豪华店面的经营,众多烟酒店纷纷关门、出兑,或是改行做起了其他买卖。一些店面较小的经营者开始由非法生意转为正规经营。
在哈市开展大规模的卷烟打私打假期间,“老王”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街头的“名烟名酒店”一个个的“消失”,身边熟识的朋友不断“出事”。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受怕,他干脆不卖假烟了。
“老王”说,只买真烟利太薄,为了生存,2007年下半年,很多“名烟名酒店”内都摆上了酒水、茶叶等商品,简直成了杂货铺。如去年7月份赣水路上新开的“名人名酒总汇”店,其规模非常庞大,室内酒水繁多,只在一小节柜台里放了数十种卷烟样品;位于鸿祥路上的“茗香名酒烟茶行”,在卖酒水、茶叶的同时兼代售烟。目前,哈市“名烟名酒店”几乎都以这种方式存活,“老王”也将酒类放在了店里的主要位置。
有关人士指出,很多“名烟名酒店”过去赚钱靠的是贩卖假烟获得暴利,而现在没有了能够获得暴利的商品,一家家倒闭是正常的。而按照目前“名烟名酒店”的规模,即使其将经营范围扩大到酒水等价格相对透明的商品,其获得的利润也是很难实现收支相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