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平均检出率0.6% 我国克山病防治成就巨大
2008-01-07 17:02:38 来源:东北网  作者:衣晓峰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7日电(衣晓峰 记者杜筱) 目前,我国北方省份基本消除了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发病大幅度下降。慢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0.6%左右,潜在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3.5%左右。前不久,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王铜教授及其课题组完成的一项预防医学课题《中国克山病监测与防治策略》表明,我国克山病防治取得了重大成就。

  克山病是上世纪30年代首先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根据发病缓急及心脏功能,临床上分为4个类型,主要在我国东北至西南缺硒地带的16个省份流行。其分布广,病情重,病死率高,危害大。受卫生部委托,挂靠在哈医大的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对本病进行监测,至2006年的17年间,地病中心克山病研究所组织全国专家和防治人员对16个病区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克山病调查,每年调查近万人;初期选择儿童、育龄期妇女作为重点监测人群,获得了大量发病、转归、病情、病区居民内外环境硒水平等大量监测数据,掌握了全国克山病病情。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哈医大地方病专家、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制订并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2项国家标准《克山病诊断标准》、《克山病病区划定和类型划分》,以及制订并由卫生部颁布了1项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参与制订了2项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治疗原则》和《克山病疗效判定》。2005年后王铜教授等人又制订了《克山病监测方案》,强调在方法学上采用概率抽样,以期达到总体推断(全国病情估计)的目的,同时建立了克山病监测数据库。

  上述标准和方案的出台,填补了国际、国内的空白,为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控制克山病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克山病的监测和防治有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

  通过监测,查明我国克山病16个病区省、327个病区县、2954个病区乡的克山病病情现已基本处于稳定低发态势,近年全国克山病监测点慢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0.6%左右,潜在型克山病的平均检出率在3.5%左右。克山病的监测也由初期注重重点人群发病、病情转归等的“疫情监测”,转变为现在着重现患检出率和总体估计的病情监测。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