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母为女捐造血干细胞:只要我活着,就要治好女儿的病
2008-01-09 18:2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9日电 题:母为女捐造血干细胞:只要我活着,就要治好女儿的病

  东北网记者 杜筱

  2007年8月13日,是阮殿凤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正是花一样年龄的17岁的女儿陈璐被诊断为血癌的日子。一直认为女儿十分优秀并把女儿视为生命支柱的阮殿凤感到世界一片漆黑……

  “我一定要治好女儿的病。只要能救我女儿的命,拿我的命去换也行啊!”为救女儿,阮殿凤捐出了骨髓和造血干细胞。1月8日晚上,阮殿凤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已经成功地输入女儿体内,9日晚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也会到输进女儿的体内。据了解,手术成功后,陈璐的血型将从A型变成B型,母亲的免疫系统将完全复制给她,她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女儿花样年华惨遭不幸 贫困家庭遭遇噩运

  17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在阮殿凤心中,女儿陈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是她生命的支柱。43岁的阮殿凤和丈夫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保洁、刷墙、油漆等各种工种都做过,但每个月也不过几百元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尽管日子艰苦,阮殿凤和丈夫却一直把女儿当成掌上明珠,在父母的关爱下,陈璐健康快乐地成长着。2006年9月,她从老家肇州县考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中等学院。懂事的陈璐在外一边求学一边打工,为自己挣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个虽然贫困然而充满温情的家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噩运。

阮殿凤为女儿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7年8月初,陈璐利用暑假在哈尔滨市一家幼儿园打工。就从那时起,一向比较健康的陈璐开始出现浑身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开始她以为是过度劳累所致,没有在意。可持续了十多天后,陈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双脚都肿了。在阮殿凤多次电话催促下,8月12日,陈璐到黑龙江省医院做了一个检查,结果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陈璐并不清楚自己的病究竟有多严重,医生让她住院她也不肯。当天晚上给妈妈打电话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是血液病”。阮殿凤的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即赶到哈尔滨。

  8月13日,阮殿凤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一天,她手里拿着女儿患血癌的诊断书,感到世界一片漆黑……

  捐骨髓捐干细胞 母亲一定要治好女儿的病

  “我一定要治好女儿的病!”从悲痛中清醒过来的阮殿凤与丈夫抬了几万块钱,带着女儿住进了哈医大一院。

  由于陈璐已经是成年人了,成年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一般只能通过移植骨髓来延长生命。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范圣瑾介绍说,成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如果不接受移植,三年存活率都不到10%;而如果接受移植,三年成活率能达到50%。得知这种情况,阮殿凤和丈夫决定,由自己捐献骨髓和造血干细胞,即使倾家荡产也要凑够移植费,让女儿接受手术,多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等待治疗的女儿

  阮殿凤和丈夫把家里的房子卖了,但只卖了两万元钱,距离20万元的移植费用相差甚远,而女儿前期治病已经花掉了借来的10万余元。万般无奈之下,阮殿凤和丈夫只能再次厚着脸皮向亲戚朋友求救。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阮殿凤把电视机、洗衣机,家里能变卖的都卖了,求遍了所有亲朋好友,几十元、几百元,一点一点地借攒着钱。终于,女儿的医疗费凑够了,阮殿凤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她要让女儿继续活下去。

  亲情交融 女儿体内流淌着母亲的血

  据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医生范圣瑾介绍,血液肿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人体的脏器移植的不同之处在于,脏器移植是将一个实物移植到患者体内,这个脏器在患者体内进行工作。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好比将一粒种子种在患者体内,这里种子生根发芽后帮助患者重造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医学上称为“归巢效应”。

  范圣瑾告诉记者,阮殿凤和陈璐这次移植难度很大,因为陈璐是A型血,而阮殿凤是B型血,两个人的血型完全不相同,但在配型中阮殿凤和陈璐的白细胞组织相关抗原(HLA)有四个位点相合,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HLA是否相合要比血型是否相合重要,但血型不和会降低手术的成功率。这是哈医大一院第一例血型完全不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也我省首例。

  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为陈璐进行移植手术的范圣瑾和李丽敏医生决定采用哈医大治疗白血病的独特方法:骨髓血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法。在采集骨髓血时,将针扎到阮殿凤的骨头缝中抽出骨髓血,因为人体一个部位的骨髓血数量极少,一次只能抽10毫升,因此一共扎了五十多针,抽了140多管骨髓血,才采够了移植需要的骨髓血。然后将这些骨髓血进行分离,留下造血干细胞后,再将血浆和红细胞输回阮殿凤体内。

  1月8日晚上,阮殿凤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已经成功地输入女儿体内。今天晚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也会到输进女儿的体内。医生说,手术成功后,陈璐的血型将从A型变成B型,母亲的免疫系统将完全复制给她,她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因抽取骨髓血造成腰部剧烈疼痛而躺在病床上的阮殿凤脸上仍充满了幸福的期待,她希望女儿早日从无菌仓里健健康康地走出来。她乐观而坚强地告诉记者:“我和孩子她爸说好了,只要我们活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女儿的病就要一直治下去。”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