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网1月10日电 一进入冬季,山区里的个别人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偷偷地猎杀、毒害野鸡、野兔等小动物。由于近年来猎枪管理更严格,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大,不法捕猎者大都采用下药毒和下套套的方式,而如果食用了被毒死的野生动物,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
误食中毒野鸭致残
大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为记者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线索,在安达市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个孩子因误食中毒的野鸭双腿瘫痪。 5日,安达的乡村路上出现大雾,能见度极低,记者一路打探,在万宝山乡曙光村巧遇该村卫生所的单大夫,他得知我们要找新民村杨尚家便带路前往,他也想看看孩子的现状。
在车上,单大夫说这里许多人大都吃过毒死的野生动物,吃这样的野生动物时必须把内脏全部扔掉。采访车穿过一片野生的芦苇荡后,见到了我们寻找的6岁男孩小玉尚。2006年4月的一天,父亲杨尚干完农活,在芦苇荡里拾到一只奄奄一息的野鸭,回家后给儿子玩,野鸭死后孩子说想吃肉,妈妈拿到灶坑烧烤后给小玉尚吃,妈妈没舍得吃,姐姐吃了几口没有反应,晚上小玉尚呕吐腹泻,经大庆一家医院处理后又转到哈尔滨儿童医院,虽经抢救性命保住了,但孩子落下了残疾,家里也因此背上了6万多元的外债。
据八一农大的孔祥清专家分析,按照小玉尚的中毒症状,应该是一种含磷类的农药中毒。这类农药一般用于农作物,虽然有毒,但施到农作物上,因其降解快、残留量小,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像这样吃中毒野鸭造成双腿瘫痪的事例,孔祥清说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说,小玉尚也许是吃了一整只含毒的野鸭,农药在身体里含量较大,再加上儿童对农药较为敏感,所以中毒较深。珍禽被毒杀,无辜的孩子也受到了伤害,投毒人在无形中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埋下了隐患。
2
当街无证出售“野味”
4日,记者在同三公路“得莫利”长途停靠站见到,野鸡野鸭野兔当街叫卖,还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飞龙”。一摊主说:“飞龙的营养丰富,炖汤最好喝。这些野生的动物都是山里的农民送来的。”记者仔细观察,那些野鸡身上没有任何伤痕。一位知情者说,这些野鸡不是被毒死的,就是养殖的。记者问摊主有没有野生动物销售许可,他们都很警觉地说有,可没有一个人能拿出来。
林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出售野生动物必须具备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因为野生动物哪些能捕杀、哪些能在市场上销售,都有严格规定。出售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狩猎证,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集贸市场出售。
近年来,为保护野生动物,在边防一线、密林深处有一支常年投身于林区野生动物保护的公安边防总队的官兵们。据统计,各基层边防派出所为保护野生动物开展巡逻1560次,抓获企图猎杀野生动物非法人员106人。“野生动物是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如果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会给森林带来灾难。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野生动物保护人士说。
3
未经检疫危害健康
“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没有经过检疫,很多自然界的动物都带有病毒病菌。”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告诫人们,面对野味的诱惑要管住自己的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教授建议:消费者不要去吃野味,一些野生动物被毒致死,虽然食客吃过后暂时没什么反应,但一些农药对人体会有一定潜在的影响,比如致癌物质,吃野味存在很大危害。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近年来,国家提倡人工养殖野生动物补充野生资源。很多摊床上出售的“野味”大都是人工养殖,他们为了招揽顾客谎称是野生的。目前,可供食用的野生资源并不多,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棒鸡俗称“飞龙”是宝贵的野生资源,消费者如果发现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另外,野生动物会传染多种疾病,出于保护自身的健康考虑,消费者也应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