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3日电 快下班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科员马晓凤突然接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打来的电话,恭喜她当选为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28岁的黑龙江姑娘马晓凤是一位农民工。广东全省农民工数量有2300多万人,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之一,马晓凤将参加明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这也是农民工第一次当选为省级人大代表。
曾经快乐,也曾经彷徨
马晓凤至今还记得10年前父亲在哈尔滨火车站送自己上火车时的那句叮咛:“待不下,就回来。”那是在农历正月初九,凛冽的寒风在呜呜地刮,刚从黑龙江尚志县艺校毕业的她和伙伴要出远门——目的地是广东。
10年了,马晓凤不仅在广东待了下来,而且干得很出色,还被选上了省人大代表。当她将这一喜讯告诉父亲时,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爽朗而又干脆的声音:“我为女儿感到骄傲!”
马晓凤翻出一张已发黄的照片,这是她与伙伴在北京火车站广场的留影。“那是第一次到首都,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次,一辈子都记得的日子。”马晓凤说,当年,哈尔滨到广州还没有直达火车,得在北京转车。火车拉着她们走了三天两夜,才到羊城。像小溪汇入江流,她们汇入了浩浩荡荡的南下广东打工者的队伍。
那年,广州东郊的世界大观园游乐场刚好要组建一个女子管乐队,凭着吹萨克斯的一技之长,马晓凤找到了在广州的第一份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操练与演奏,接受严格的专业指导,在那里我学会了近百首曲子。在女子管乐队那两年,我无忧无虑,过着平静、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马晓凤的回忆是喜悦的。
“女孩子嘛,闲时当然爱逛商店,但我在那两年时间里逛得不多,也就去了天河城购物中心,还有北京路和上下九步行街。”马晓凤说,“五光十色的商店,我只有欣赏的份儿,最多只买回几件价格便宜的小饰物。”黑龙江家里靠着父亲看仓库挣钱,懂事的马晓凤总是把每月不多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了家,希望能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尽上一份力。
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工余时间能认识的只有同在游乐园打工的男孩。慢慢地,马晓凤也有了自己的恋爱对象。她介绍说:“好几个姐妹都是在大观园里恋爱并结婚的,我的那位来自湖南。”
终于有一天,快乐的生活戛然而止。所在企业因效益欠佳,宣布解散女子管乐队,马晓凤她们一下子面临失业。被赶出企业时,连经济补偿也没有。集体宿舍不让住了,只能在附近农村合租房子。虽说到处尝试找新的工作,但经几个月折腾,合适的还真不容易找。最后,只能在游乐园承包小商亭,忙碌了大半年,只挣得房租与吃饭的钱。
谈起那段经历,马晓凤动情地说:“农民工的彷徨和无助、他乡的孤独、权益的维护,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很受鼓舞。”
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优秀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彷徨和无助,农民工马晓凤终于在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培训上岗后,马晓凤被安排在立式钢琴分公司的“执平键盘”工序。她每天的工作,要在钢琴生产流水线上,将所有的黑白键盘调校得高低一致。当产品流经后续的十几道工序,到总装配时再检验,键盘的高低仍能保持一致而不用返工,这才认可她的调校质量。她的双手就这样每天在键盘上反复触摸,摸出了厚厚的茧子。也真神,凭着她手感的调校,平展的键盘再经量具检测,竟毫厘不差。
马晓凤在“执平键盘”岗位整整4年,返工率低是出了名的。2005年,她代表立式钢琴分公司QC(质量)小组获得广东省年度“优秀QC小组”奖。老工人何爱华称许道:“别看她快人快语的东北人性格,姑娘的心可细着呢。”翻开车间几年来的年终考评,马晓凤的评语总离不开这么几句:勤恳、敬业,成绩突出。
不说不知道,质量标兵马晓凤又是集团艺术团管乐队的一把好手。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她在企业大家庭里感到快乐。集团的这个管乐队颇具专业水准,多次参加省市总工会举办的公益性社会活动,成为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文化窗口。
马晓凤参加管乐队的热情很高。每天下午4点,从公司的音乐厅便飘出悦耳的乐声。20多名姑娘和小伙子,清一色的农民工,每天操练1个小时。“这是公司特别安排的,”马晓凤说,“大家很珍惜公司给予的机会,十分投入。每天的操练,不仅仅为了使‘嘴劲’吹得有力,更为了提高演奏水平,回馈企业的厚爱与工友们的期望。”
来自湖南的张冰音是马晓凤在世界大观女子管乐队时的搭档。在她的眼里,勤快的马晓凤不仅演奏出色,还为她这个管乐队长分担许多琐碎事务。
张冰音说:“尤其是外出演出,要没晓凤替我忙前忙后地张罗,我哪能静下心来搞好排练和演出啊。”马晓凤笑笑:“集体的事嘛,总得有人去做呀,谁做不都一样?”她没忘那年离家时爹说过的一句话:“做人得有个样,俺东北人可不能在社会上丢寒碜(丢丑)。”她说:“父亲的话在理。在外打工,主动把每件平常的事干好是做人的本分。”
生日里“好大一份礼物”
自10年前离开老家到广东,对马晓凤来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异于一个“空转”的概念。按照中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和选举法要求,农民工的确很难进入其所在城市的人大代表行列。
马晓凤记得,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黄伟林那一次的谈话:“推荐你,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研究,特别重视你平时的表现与工作能力。应该说,你在集团1800多名外来员工里面,是非常优秀的……”想起领导的那番鼓励,她又找到了一份自信。
其实,生活中的马晓凤并不缺少自信。一个月前,她还代表集团参加广州市总工会举办的“阅读改变人生”演讲比赛。
眼看着省第十一届人大召开的日子正一天一天接近,马晓凤在想,身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代表,自己必然烙上这个群体的印记,凝聚起这个群体所共有的酸甜苦辣、利益诉求,希望努力反映农民工群体的心声和诉求。
这些天来,马晓凤开始注意收集与农民工有关的学习资料,回家后也拿起《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书籍仔细研读。她尤其将十七大报告认真读了好几遍。
马晓凤兴奋地说:“十七大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列为重要目标,使我感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亦向我们农民工倾斜,我当人大代表也更有劲头。”
马晓凤还记得,刚接到当选通知的那天,刚好是自己28岁的生日。管乐队的伙伴们闻讯,纷纷热情地围了过来表示祝贺:“和我们的人大代表握握手。”这群兴奋的农民工将“我们的人大代表”喊得特别响亮。一个伙伴的女儿拉着马晓凤的衣袖问:“阿姨代表,你代表谁呀?”马晓凤摸着她的头说:“代表你爸爸和你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女孩乐了:“阿姨代表我们,阿姨真好。”
《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在马晓凤身边奏响。大伙说:“今天,你收到好大一份礼物。”马晓凤回答:“这也是送给我们外来农民工的礼物。”
组织的信任,工友的真情,令至情至性的马晓凤更珍惜这份荣誉。她知道,当代表不仅仅是光荣,更多也更重要的是责任。为了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对得起2300多万参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外来农民工,从生日的这一天起,她已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努力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时时不忘叮嘱自己——“我代表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