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中国制造"比肩世界一流 一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8-01-15 10:21: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忠侠 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重”为鞍钢设计生产的2150热连轧机组。陈建军摄

  东北网1月15日电 在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一重集团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鞍钢1780毫米大型宽带钢冷连轧机生产线”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一重集团公司投产以来第三次夺得如此高等级的奖项,是第一个迈进中国科技国家大奖殿堂的大型冷轧机组项目。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急需的冷轧薄板45%需要进口,而进口一套连轧机组需要十几亿元人民币。2000年5月,一重集团公司与鞍钢签约合作:由一重集团公司为鞍钢设计、制造一套1780毫米冷连轧机组。这是一重集团自行开发研制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套大型、高水平冷连轧机组,也是钢铁企业生产高精度汽车板的关键设备。

  一重集团公司在工艺参数核定、设备力能参数确定、辊系结构等关键技术的设计上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技术难题。2002年6月,冷连轧机组制造完成。2003年6月,该机组在鞍钢一次试车成功。1780毫米冷连轧机组投产后,鞍钢年增收6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一重”创造产值1.2亿元,利润1800万元。一重集团公司由此成为国内唯一设计、制造大型冷连轧机组的企业。

  2150热连轧机组

  冶金成套装备国产化迈出第一步

  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50粗轧机和第一台1700热连轧机组诞生于一重。近年来,一重又先后设计制造完成了一大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轧制设备。其中,鞍钢2150热连轧机组集中体现了一重乃至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热连轧成套设备上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它标志着一重在大型热连轧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正迈向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大型冶金成套装备国产化走出了第一步。

  鞍钢2150毫米热连轧机组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宽幅高级汽车面板。在研制过程中,一重在对国际同类产品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再创新。该项设备于2005年12月交付用户使用后一直运行良好,板材质量逐步提高,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原有的设计能力,正常运行后年增产值约150亿人民币。并在成功轧制出国内急需的X60 、X70、 X80管线钢用板材后又调试生产出厚度为2毫米至20毫米、宽度为1250毫米至1900毫米的各种规格热轧板材,标志着该生产线真正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热连轧生产线。

  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

  重型锻造设备制造跨入国际先列

  经过4年的艰苦攻关,2006年12月30日,投资1.5亿元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加工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1.5万吨水压机在一重集团一次热负荷试车成功。它的投产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核电、水电、火电、船舶、冶金、石化、煤化工业以及国防装备等领域高端大型锻件所需。

  1.5万吨水压机不仅吸收了国外同类水压机先进技术要素和优点,而且把以往多年的经验集中在一起,从主机结构形式、水压控制原理、电气及计算机控制等方案提出多项技术创新。这些创新使1.5万吨水压机无论是锻造精度,还是控制系统都比国际上的其它两台1.5万吨水压机更先进。它标志着我国重型锻造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跨入国际领先行列,象征着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生产高端超大型锻造装备的能力。

  据统计,2007年1.5万吨水压机为一重新增锻件产量7万吨,新增产值28.53亿元。1.5万吨水压机投入使用后,一重集团公司生产的锻件产品产值节节攀升,锻造范围更加广泛。

  2007年,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