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电 记者日前在有关部门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则发布于1949年的公告,“从当年3月1日起,哈尔滨市车马行人一律改为右侧通行。电、汽车站改为右侧站台,电、汽车改为右侧车门。”那么,哈尔滨市的交通规则发生过哪些变化呢?此前哈尔滨市的交通是什么状况?为什么要改为右侧通行呢?
据介绍,日本是左行制国家。日军侵占东北后,伪满洲国按照侵华日军意图实行了左侧通行,当时,全东北即整个伪满洲国全部实行左侧通行。据有关专家讲:“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主张靠左侧通行的人认为,东北解放区哈尔滨等地的汽车都是靠左侧通行的,部队和地方的司机都已养成习惯。在沈阳街道上开车的司机,有很多是解放区过来的现役军人和转业军人,如果规定汽车靠右侧通行,这些司机会很不适应。”由此看来,当时哈尔滨市是“左侧通行”的。
记者随后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1947年10月,哈尔滨特别市公安总局公告,决定于市内各交通要口及主要街道分别派遣固定及游动小组,维持哈市交通秩序,“高速汽车可于道路中央通行;低速汽车要在道路中央线左侧通行;马车、斗车、载重马车一定要在道路左侧通行。”可1948年6月再次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保障哈市交通安全,决定实施交通整顿,内容包括“汽车司机一定要有司机执照才能开车;各种车马要在马路的右侧行走。”
那么,为什么仅几个月后又要改为右侧通行呢?专家告诉记者,沈阳解放后,陈云任沈阳军管会主任,他召开会议,仔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考虑到随着汽车业的发展,驾驶盘改到了左边,这样汽车靠右侧通行就较为合适了。而当时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一些大城市将相继解放,汽车的通行必将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交通问题,因而,必须通盘考虑,从长计议。为避免将来发生更多的麻烦,规定汽车靠右侧通行利大于弊,这个建议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此后,全国陆续解放的地方,都实行了汽车靠右侧通行的规定。而哈尔滨市也于1949年2月发布公告,从当年3月1日起实行了“右侧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