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齐齐哈尔1月18日奥运专电 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花样滑冰比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由于花样滑冰对场地冰面要求较高,因此一天赛程下来,场地的冰面常常要不断“换装”,保持“新鲜”。
记者在花滑比赛现场看到,每隔几名选手比赛结束后,场内总有一台长方形“收割机”来回奔忙。几分钟之后,凸凹不平的冰面便立刻穿上了“新衣”。
冬运会花滑馆场地班长袁凯杰告诉记者,这台酷似“收割机”的机器是用来“整容”的,也就是俗称的“浇冰”。由于花滑场地的冰面温度要一直控制在零下3至5摄氏度,厚度在4至6公分,因此为保证冰面达标,每隔几名选手表演完之后,工作人员都要先拿小铲子用雪将场地内出现的雪坑或者裂缝填平,之后用刨冰浇冰机在冰面上重新浇水制成一层新的冰面,而整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
对于冰面多久需要穿一次“新装”,袁凯杰解释说,冰面浇冰的时间一般都是事先规定好的。按照国际惯例,任何花滑项目浇冰的时间都是在两组选手比赛结束之后。至于具体是多少名选手之后,就没有明确规定,要看参赛人数或每小组的人数。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