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电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2007年,黑龙江省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23亿元。黑龙江省积极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农户改造因灾倒危房屋,全社会为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助农村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88.9万名农村贫困群众被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达814元,年人均补差达422.4元。
2007年黑龙江省遭受了雪灾、洪涝、风雹等多种自然灾害,根据省民政厅动态调查的情况,冬春期间黑龙江省共有518万人需要救助,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6%,其中20个重灾县的需救助人口达224万人。灾区群众面临的困难以口粮为主,同时包括衣被、烧柴等方面。黑龙江省下拨国家和省级救助资金1.38亿元,集中采购困难群众过冬用品发放到户,确保春节期间重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2007年的受灾农户中,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的不在少数。省财政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省民政厅从历年捐赠资金中拿出860万元,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资金5500万元,采取集中建与分散建相结合、重建与维修相结合、建房与购买现房相结合、多渠道筹资建与由政府投资建相结合等方式,用于农村因灾倒危房屋改造。黑龙江省共确定了32个市、县、区为首批改造单位,共计改造倒危房10491户,其中因灾倒塌的4200户、11193间房屋日前全部改造完毕,31400名困难群众住上了暖屋子。为确保低保、救灾等救助物资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日前,省民政厅成立了7个检查组,联合省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13个市(地)的21个县(市、区)的资金管理使用,确保了专项资金发放的及时性、公正性和安全性。
同时,全省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热潮迭起。截至今年1月2日,全省13个地市和148个中省直单位捐赠物合计人民币7245万元,其中捐赠款4582万元,衣物54万件。目前,捐赠款物已全部下拨到困难群众手中。各级民政部门通过走访慰问、包扶、一帮一结对子、邻里互助等形式,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冬春生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