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电 寒假开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小张打算做一份假期工作,赚点零用钱,同时也增长一些见识。学校告示栏一则家教中介广告吸引住了他的目光:“招聘家教信息员,工资是底薪800元加提成”。按照海报上的地址,小张来到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处居民小区,找到了这个家教中心。小张被告知信息员的工作就是解答家长的疑问和记录需要找家教家长的信息。对方说,为了保证双方的利益不受侵犯,需签一份就业合同。
按合同规定,小张需先向对方交纳100元押金作为办理工作证的费用,等试用期满成为正式员工后即可返还押金。
交就交吧,反正较之近千元的工资,押金不过十分之一,而且还能退回来。起初小张为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庆幸,可是到正式上工时才知道,信息员的工作就是站在街上询问路人,获得家教信息。
小张站了好几天也没遇到一个想找家教的,眼瞅着“试用期一周记录十几条家教信息”的目标很难实现。天寒地冻中,他有些心灰意冷,就跟家教中心的接待员说想辞工作,能不能退回押金?结果那接待员拿出之前签订的合约说,没有经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押金就不给退。还说,如果小张能另外招来五个人当信息员的话,才可以退钱。小张想,自己受骗就算了,别再坑别人了。
勤工俭学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岗位。
前一段时间,东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小李,与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在一家文化学校做兼职老师,给初中生补习功课。干了半个多月,要放寒假了,小李打算换一个工作。她找到了文化学校管理人员,想要工钱,可是校方却拖延支付的时间,最后以小李所讲课程达不到要求为由,拒绝支付近500元的工资。由于小李当初没有与文化学校签订用工合同,想向有关部门举报,却没有证据。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老师郭峰介绍,每年的寒暑假,许多在校大学生都要到社会上去打工赚钱,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学生受骗的事件,其中最多的情况就是中介或用工单位收取押金后,让学生回去听消息,之后再以种种理由拒退押金。有的学生找到主管部门,费尽一番周折才把钱要回来,但也有一些学生就自认倒霉了。郭峰说,大学生虽然掌握的知识比较多,但涉世不深,比较容易相信人,易被欺骗。
哈尔滨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建议,大学生利用假期打短工最好能到有资质的,拥有劳动、工商等部门颁发证照的职介中心;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押金属违法行为,求职学生遇到此类要求应予回绝;一定要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协议中要对工作强度、劳动时间、工资待遇以及支付工资时间做详细的标明,严格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打工学生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劳动监管部门举报,并将自己的证据提供给执法人员,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也使得违法中介或用工企业得到及时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