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代表委员建言让高教成为加快发展的“智力引擎”
2008-01-24 10:52:4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彦 苏强 郭俊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4日电 题:代表委员建言让高教成为加快发展的“智力引擎”

  高等教育推动社会发展新引擎

  声音: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要想建设经济强省,首先要建设教育强省。”政协委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赵奇话题一出,立刻得到同声响应。

  赵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高教强省。”人大代表、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少杰调研得出一组数字:2006年我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844元,由1998年起年均下降4.2%,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720元低18%;同时,高校因购置土地、基本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致使债务压力加大,不得不通过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倒贷,借新债还旧债。“当然,高校自身也存在问题”,张少杰提到,我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都排在全国前列,但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拔尖人才总量少,骨干人才流失依然严重,人才培养规格也存在问题,“这些都构成建设高教强省的障碍。”

  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介绍,美国的经济实力有50%是从教育中获得的。新加坡等国也都是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现经济的快速转型和高速发展。近年来,高教强省战略在许多省得到共识。

 

  

张政文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评价中,黑大进入百强,这是省属高校的首次。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张政文谈到,新形势下的高教强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把高等教育在现有已经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另一层面就是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强大优势,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使高等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引擎”。

  高教强省政策支持+创新能力

  声音:选3~5所省属重点大学实施省级211工程

  针对高校还贷压力,赵奇建议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高校共同负担高校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政府以贴息和逐年增加生均投入等方式支持,为高教强省提供保障。

  张少杰提出数点举措: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为我省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医药、绿色特色食品、环保、文化等产业群直接服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把全面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省级211工程,选择3~5所省属重点大学,按照国家211工程建设思路,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打造省属高校的旗舰;实施“黑龙江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加速培养拔尖人才,形成团队优势;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以增强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等产学研结合平台,构筑产学研联盟。

  张少杰

  背景资料

  为降低门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上世纪末,我省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但建设资金总额只有6%来自国家投入,其余均为自筹。进入2008年,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式大发展,同时高校也迎来还贷高峰,贷款余额84个亿,今年省属高校所还本金达13.5亿元。窘境严重制约着高教发展,也成为高教强省的最大障碍。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