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电(记者 张喜艳)23、24日,参加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
哈尔滨代表团的杨靖武说,我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呈现三大特点:变化大、亮点多,思路新、措施实,增投入、重民生。建议首先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整体布局中,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其次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防洪工程建设、农机装备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鹤岗代表团的刘守钧、孙慧颖、崔敬子说,加快畜牧业、加工业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该在财政资金上予以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佳木斯代表团的尉力说,要加快建立充满活力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大“科技入户”等科技推广重大项目实施力度,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形成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绥化代表团的王成福、许贵有说,新农村建设要做到现实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扎实推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盲目上项目。
七台河代表团的刘宏兴说,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工作和基本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交通建设投入,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完善公路客货运输网络。
双鸭山代表团的王晓明说,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着“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投入不少”的要求,加快农村饮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设施建设,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村屯绿化、庭院美化、人畜分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黑河代表团的郭长军说,目前城市污染已经向农村转移,农业污染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黑龙江农业发展更应注重质量,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从转变发展方式角度采取更有利措施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