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陈佩钢:节支率为何或高或低
2008-01-25 15:24: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云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5日电 资金节约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一直是政府采购部门追求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打开各地的政府采购网站大都可以看到,这些年,政府采购工作捷报频传,全国政府采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可稍加细心察看就不难发现,资金节约率常常成为体现各地政府采购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作为一项地方的工作政绩加以宣传,更成为衡量集中采购机构操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子。

  然而,黑龙江省省级政府采购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采购规模增长了5倍多。但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年的资金节支率或高或低,十分不平衡。

  那么,节支率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陈佩钢,他告诉记者,采购预算的规范和细化,是使节支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我省是从2001年开始试行编制部门预算的,这也正是政府采购的起步阶段。各单位虽然编报了部门预算,但对于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却很少或没有编报,有些单位虽然也编报了采购预算,但因对市场价格掌握的不够,且有些财务人员对采购项目的产品不甚了解,导致预算编制的不准确,使政府采购初期的节支率较高。而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和成熟,预算编制逐渐科学、规范和细化,并且各单位对政府采购的程序、相应产品的信息掌握得也越来越准确,使得部门预算逐步接近市场的平均价格,这必然会使节支率呈下降趋势。

  常规采购项目的政府采购市场逐渐成熟,也使节支率下降。陈佩钢说,在组织政府采购活动中,一些常规的采购项目,如汽车、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一般节支率都比较低(大体在1-1.5%之间)。还有一些特殊项目政策性强,如教科书、远程教育、农机具、特奥会、大冬会、动物疫苗项目等,采购意义重大,特事特办,但体现不了节支率,或节支率较低。而且,年初编报的采购预算被主管部门砍一刀后,因预算不足也使节支率下降。有些采购单位在年初编报采购预算时,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所需资金。但报到财政主管部门审批时,受财政收支状况和当年财力影响,一般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核减一部分经费,这样,采购预算就会不足,节支率就体现不出来。

  陈佩钢说,政府采购应该注重的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政府采购越来越规范,不应该以节支率判定政府采购的成绩。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