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去年是哈市127年来最暖一年 未来气温继续变暖
2008-01-29 06:32:46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春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9日电 2007年哈尔滨全年平均气温达5.6℃,成为127年来最暖的一年———近日,关于“历史最暖一年”的报道,引起众多市民对气象话题的关注。

  据市气象局副局长郭家林介绍,去年哈市年均气温创下历史最高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由其主持的一项气候预测课题显示,百年来哈市气温呈现明显的走暖趋向。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哈市每10年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9℃、3.0℃、3.6℃和4.2℃,年均气温在40年里累计上升了1.3℃,哈市市区升温幅度更是高达1.99℃。同时,哈尔滨市气温增暖季节特征鲜明,其中冬季变暖最为明显,40年累计上升了2.7℃。

  气候还会继续变暖吗

  郭家林表示,哈尔滨市专家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哈尔滨市未来3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初步结论显示,哈尔滨市气温总体仍将增暖,到2030年左右,全市年均气温将比现在增加1至1.4℃,其中冬季增幅达1.5至2.0℃。届时,哈尔滨的气温将相当于眼下吉林长春、公主岭一带,暖似长春。而从降水来看,2030年前,哈尔滨市总体降水将呈现递减的趋势,干旱频次可能会显著增多。

  气候变暖对哈尔滨市的影响

  郭家林表示,气候变暖对于地处中高纬度的哈市来说,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也利弊相衡。他分析,气候变暖对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资源是最严峻的挑战。同时,干旱、洪涝等异常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几率也将增加。

  气温变暖也有益处。郭家林说,气温升高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是,冬天变得不那么冷了。实际上,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也有益处。气温升高使哈尔滨市热量短缺的难题有所缓解,无霜期长了,农作物生长期也延长了。研究表明,预计未来10年,气候变暖因素将使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增长5%~10%。另外,林业及城市建设、交通等,也会从中受益。

  应对气候变暖该做什么

  郭家林表示,我们首先做的应是关注环保、节能减排。而对气象部门而言,提高气象预测、预警能力,建立高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把可能的灾害降到最低,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首要任务。像哈尔滨市新近推行的城市供暖“看天烧火”、人工增雪作业研究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