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分辨不清真伪不知如何办理 健康档案不是谁都能办
2008-01-31 14:37:0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1日电 日前,卫生部妇社司发布《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试行稿),期望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健康档案”。但记者从哈市各社区了解到,眼下很多居民所知的健康档案都是药品、保健品经销商通过量血压、称体重、搞讲座等五花八门的义诊活动建立的,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正规健康档案的居民并不多。

  家住道里区的王大娘患有多种老年性疾病,所以看到有社区免费义诊之类的通知总要邀上老邻居去参加。王大娘说,她也分不清活动是哪儿组织的,反正每次参加的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义诊活动都说是社区组织的,到现场后检查的项目几乎都是量血压、称体重,听心跳,然后让大家填资料建档案,说是便于日后跟踪回访。“每参加一回都要填一张表,当时也不明白是咋回事。”王大娘粗略地算了算,自己填过的所谓健康档案有八九种之多,上面填写的内容无外乎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有何种疾病等,后来义诊者经常打电话回访,没想到多半是推销药品的。

  据了解,眼下在各社区,和王大娘有同样经历的居民不在少数,参加过义诊活动的老人几乎都建立过类似的健康档案。据社区干部们讲,居民经常投诉,反映自己建档后被卖药者频繁打电话骚扰。现在很多卖药的商家都打着社区的旗号,以义诊和建立健康档案为名留下居民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推销药品。

  据道里某社区医院齐院长介绍,现在每个居民区都有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规的居民健康档案都要到这里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诊断治疗、家族病史、油盐摄入量等情况及历次体检结果,共有几十项。眼下一些商家为居民所建立的档案就是一张联系卡,简单填写上居民的自然情况和用药情况,都是以销售药品为目的,居民根本无法享受到优惠看病吃药等好处。

  齐院长说,卫生部明确提出社区卫生服务要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分片包干,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未来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要与大医院病历系统联网,实现大小医疗机构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从而实现对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并不是量一次血压、称一次体重、填一张表格就形成健康档案,居民要注意识别。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