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0日电 掌握家家户户的详细情况,了解供需双方的实际需求,可快速就近上门服务,又有社区居委会做保证,这样的家政服务居然没有居民买账。记者近日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因为种种原因,几年前一度红火的社区家政服务几乎都名存实亡,变成了简单的“代为找人”服务。
家住道里区的小董和爱人是双职工,有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几天前母亲生病,小董想找一个离家近的保姆白天帮忙带孩子。她打了几个专业家政公司的电话,找来的保姆不是来自外地就是居住的地点比较远。后来在同事的建议下,她找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很快工作人员就帮她在附近物色了一个下岗女工,而且没收一分钱中介费,并且告诉她不满意可以继续找。
记者从道里、南岗等区的一些社区了解到,经常有像小董这样的居民来社区找保姆、月嫂、计时工、陪护等家政服务人员,但因平时缺少这样的人员资料储备,社区只能是来一个现场对接一个。“其实我们比专业的家政公司更有优势,在一定的地域,社区掌握了该地区大量的信息和用户资源,但因为缺少人手,没有经费对家政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尤其满足不了高端用户的需求,导致社区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少。”道里区银都社区主任尤月红道出了社区家政失去活力的原因。
道里区河政社区一直在坚持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也想办起一个专业的服务公司。但社区温主任告诉记者,居民都知道社区是义务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所以有这样需求的居民都希望不花钱得到服务,就连为供需双方联络的电话费都得社区掏腰包,没办法,社区现在只能和专业家政公司合作“代为找人”。
南岗区同乐社区书记李桂芝坦言,社区组建自己的家政队伍有很多优越条件,对辖区居民也是好处多多,这不仅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提高素质和经营意识,也需要居民的理解支持及政府部门的扶持。眼下和专业的家政公司合作,学习经验,在居民中树立社区服务形象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