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60岁以上孤寡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埋单
2008-02-21 11:11: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孙佳薇 邵国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1日电 从2005年末起,居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新春、奋斗、荣市、燎原、革新五个街道办事处的70多名60岁以上的孤寡特困老人,开始享受社区提供服务、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们在家可享受和养老院一样的服务。

  今年哈市民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划分服务对象类别。对城市特困独居老人,由政府部门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提供养老服务。从3月份开始,居家养老服务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在哈市全面推行。仅南岗区就至少有400多名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到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

  “保姆”解决大难题

  南岗区新春街道办事处红旗新区聘请的护老助理员石凤玲,过年前后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来往于自己负责照顾的4位孤寡特困老人家之间。为他们打扫房屋、包饺子。孤寡老人说:“看到政府派来的保姆,家里家外地忙乎,也不再感到孤单,社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孤寡特困老人啊。”

  19日上午,记者走进南岗区红旗新区3栋6单元102室特困老人王岚凤的家,王大娘家中干净整洁。老人告诉记者,石凤玲一大早就到家里来了,擦了地、收拾了屋子,忙乎了两个多小时才离开,过年那几天也没闲着。王岚凤享受低保,老伴去世后,自己独居,有个女儿远在山东,患有精神疾病。

  2005年末,社区将她列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石凤玲每周至少到老人家中两次,根据情况为她擦地、买菜、聊天、做饭、读书等,自从有了这样的服务后,王岚凤老人的生活便充满了快乐。“政府花钱,派人来照顾我们这些贫困老人,一想起这事,心里总是暖暖的。”老人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

  助老护理员石凤玲(右)照顾特困孤寡老人王岚凤。

  住在泰海社区91岁的石瑞庭无子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老人有什么急事,都要找助老护理员石凤玲。石凤玲这两天还要替老人买元宵,让她过个快乐的元宵节。

  红旗新区社区副主任李丽梅说,2005年末,新春街道办事处成为哈市由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4位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此项服务。社区的助老护理员每个月至少为每名老人送时服务30个小时。石凤玲照顾4名老人,每个月能拿到900元的工资。石凤玲说,政府这项惠民政策,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又帮助了孤困老人,真是一策惠多方呀。

  “保姆工程”将做大

  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部门了解到,今年,政府将把这项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全面铺开,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这项政策。目前,各个街道办事处正在对符合条件的孤困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培训下岗人员当助老护理员,近期符合条件的老人们将享受到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待遇。

  从南岗区民政部门了解到,2005年“政府埋单”的服务助老工程在南岗区五个街道办事处试点以来,有70多名老人享受了这样待遇。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区街道办事处开展调查摸底,眼下有至少400余名老人纳入符合条件范围之内。仅哈尔滨南岗新春街道办事处所属的8个社区,就有70多名老人被纳入“政府埋单”的服务行列之中。

  道里区民政局以建国、抚顺两个街道办事处作为试点,将134名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之中,整个试点工作将从3月份推开,试点一二个月之后,将在各个街道办事处铺开。

  红旗社区70岁的庄继东老人因病常年卧床,4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伴身体也不太好,两个老人的工资加来有1300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费和医药费外,两位老人的生活十分拮据。照顾、看病的事都落在老伴一个人身上,老伴力不从心。这次社区将庄继东纳入政府免费服务行列之中,一家人心里踏实了。在外地打工的儿女们都来电话说,太感谢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了,让她们少了很多牵挂。庄继东的老伴也说,政府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解决贫困老人的实际问题。

  助老护理质量有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埋单”聘用的助老护理员多为下岗职工,她们为老人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能够得心应手,但为孤困老人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与老人聊天、读报等,还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有两年试点经验的红旗新区社区副主任李丽梅说,这项工作开展之初,老人们因为独居时间长了,心理封闭,不愿意让陌生人到家里来。有一位助老人员多次登门,老人一直不肯开门。后来,助老人员几乎天天去,终于感动了老人。“我们要在老人的心理服务上下一些功夫,让老人们能尽快接受服务,享受到好政策。”

  道里区民政局局长付秀珍说,道里区以建国、抚顺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就是因为这两个办事处位于道里区中部,摸索出经验后可以向周围的街道办事处推广。“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让老人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目前,助老护理员多从下岗职工中聘用,各街道办事处正在对助老护理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调整服务项目,并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专项培训。

  19日,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哈市还将出台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应措施,制定详细的政策和细则,一定要将这件“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服务好事办好,让孤寡特困老人们高高兴兴安度晚年。

  [发表评论]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作者:文/记者吴利红孙佳薇摄/记者邵国良60岁以上孤寡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埋单

  从2005年末起,居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新春、奋斗、荣市、燎原、革新五个街道办事处的70多名60岁以上的孤寡特困老人,开始享受社区提供服务、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们在家可享受和养老院一样的服务。

  今年哈市民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划分服务对象类别。对城市特困独居老人,由政府部门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提供养老服务。从3月份开始,居家养老服务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在哈市全面推行。仅南岗区就至少有400多名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到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

  “保姆”解决大难题

  南岗区新春街道办事处红旗新区聘请的护老助理员石凤玲,过年前后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来往于自己负责照顾的4位孤寡特困老人家之间。为他们打扫房屋、包饺子。孤寡老人说:“看到政府派来的保姆,家里家外地忙乎,也不再感到孤单,社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孤寡特困老人啊。”

  19日上午,记者走进南岗区红旗新区3栋6单元102室特困老人王岚凤的家,王大娘家中干净整洁。老人告诉记者,石凤玲一大早就到家里来了,擦了地、收拾了屋子,忙乎了两个多小时才离开,过年那几天也没闲着。王岚凤享受低保,老伴去世后,自己独居,有个女儿远在山东,患有精神疾病。

  2005年末,社区将她列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石凤玲每周至少到老人家中两次,根据情况为她擦地、买菜、聊天、做饭、读书等,自从有了这样的服务后,王岚凤老人的生活便充满了快乐。“政府花钱,派人来照顾我们这些贫困老人,一想起这事,心里总是暖暖的。”老人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

  助老护理员石凤玲(右)照顾特困孤寡老人王岚凤。

  住在泰海社区91岁的石瑞庭无子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老人有什么急事,都要找助老护理员石凤玲。石凤玲这两天还要替老人买元宵,让她过个快乐的元宵节。

  红旗新区社区副主任李丽梅说,2005年末,新春街道办事处成为哈市由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4位符合条件的老人享受此项服务。社区的助老护理员每个月至少为每名老人送时服务30个小时。石凤玲照顾4名老人,每个月能拿到900元的工资。石凤玲说,政府这项惠民政策,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又帮助了孤困老人,真是一策惠多方呀。

  “保姆工程”将做大

  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部门了解到,今年,政府将把这项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全面铺开,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这项政策。目前,各个街道办事处正在对符合条件的孤困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培训下岗人员当助老护理员,近期符合条件的老人们将享受到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待遇。

  从南岗区民政部门了解到,2005年“政府埋单”的服务助老工程在南岗区五个街道办事处试点以来,有70多名老人享受了这样待遇。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区街道办事处开展调查摸底,眼下有至少400余名老人纳入符合条件范围之内。仅哈尔滨南岗新春街道办事处所属的8个社区,就有70多名老人被纳入“政府埋单”的服务行列之中。

  道里区民政局以建国、抚顺两个街道办事处作为试点,将134名老人纳入服务范围之中,整个试点工作将从3月份推开,试点一二个月之后,将在各个街道办事处铺开。

  红旗社区70岁的庄继东老人因病常年卧床,4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伴身体也不太好,两个老人的工资加来有1300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费和医药费外,两位老人的生活十分拮据。照顾、看病的事都落在老伴一个人身上,老伴力不从心。这次社区将庄继东纳入政府免费服务行列之中,一家人心里踏实了。在外地打工的儿女们都来电话说,太感谢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了,让她们少了很多牵挂。庄继东的老伴也说,政府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解决贫困老人的实际问题。

  助老护理质量有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埋单”聘用的助老护理员多为下岗职工,她们为老人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能够得心应手,但为孤困老人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与老人聊天、读报等,还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有两年试点经验的红旗新区社区副主任李丽梅说,这项工作开展之初,老人们因为独居时间长了,心理封闭,不愿意让陌生人到家里来。有一位助老人员多次登门,老人一直不肯开门。后来,助老人员几乎天天去,终于感动了老人。“我们要在老人的心理服务上下一些功夫,让老人们能尽快接受服务,享受到好政策。”

  道里区民政局局长付秀珍说,道里区以建国、抚顺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就是因为这两个办事处位于道里区中部,摸索出经验后可以向周围的街道办事处推广。“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让老人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目前,助老护理员多从下岗职工中聘用,各街道办事处正在对助老护理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调整服务项目,并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专项培训。

  19日,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哈市还将出台一系列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应措施,制定详细的政策和细则,一定要将这件“政府埋单、居家养老”的服务好事办好,让孤寡特困老人们高高兴兴安度晚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