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电 2007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鸡西市麻山区土顶子村铁路道口被封。村民种地绕行两三个小时,打药、施肥手提肩扛。村民上访未果,个别人要卧轨。村农民人大代表接待站协同区政府,和铁路部门6次协调、现场查看,临时道口破例开通,还设专人看守。“靠我们自己,这1000多亩地就‘泡汤’了。人大代表接待站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村民孙长宏的感慨,道出了20多户农民的心声。
“大家一天选我当代表,我为大家全年办实事。”2007年初,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鸡西市创造性地在全市三县(市)六区47个乡镇、26个村创建了73个农民人大代表接待站。统一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张榜公示农民人大代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服务内容,协调解决土地、用水、用电、修路、建桥、贷款、债务、医疗、证照和农机等各类民生问题,化解矛盾,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土地二轮承包后,“生的不补,死的不退”,麻山区土顶子村人地矛盾异常尖锐。去年,人大代表接待站负责人、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崔木贵履行有关程序,收回迁返原籍和农转非农户的土地,并拿出机动地,一次性分给100多人300亩口粮田,闹腾了十多年的上访划上句号。龙头企业海泰公司推广了169亩美国甜玉米。农忙时节,杈子多打不过来,种植户慌乱一时。人大代表接待站找到海泰公司,请来北京专家授课,大家才知道这是植株还养现象,不用打杈。
恒山区红旗乡16个村全部设有人大代表接待站,办公场所设施齐备,代表们都经过专门的上岗培训。接待站开设后,重点破解村务不公开这个农民的“心病”。如今,“一枝笔、一个章、一审核”变为“两把锁”,4个自然村清风习习。这个做法受到省纪委认可。8个多月来,接待站共解决和协调各类实际问题70多件。乡党委书记、人大代表郑子君告诉记者,有了乡村两级人大代表接待站,渠道畅了,人心顺了,上访少了。
面对一些复杂问题,人大代表把农民心声及时、高效转化为议案和建议,开通了农民问题直达政府部门的直通车。受采煤沉陷影响,城子河区永丰朝鲜族乡新兴村和新城村下沉耕地1200亩,涉及农户700户。每年,城子河矿都给农民一笔补偿费。1999年后,因为种种原因,补偿费停发。到2002年,仅拖欠新兴村就达500万元,加之闭矿信息传来,导致农民成群结队围政府、堵铁路。去年,人大代表接待站和煤矿企业面对面协调商议,议案送达市政府,鸡西矿业集团最后正式作出书面答复,两个村很快得到先行给付的16万元补偿费。“欠费的事被放大,由市政府催办,成了白纸黑字,农民都托底了。”新兴村村委会主任李鹏春喜上眉梢。
小小接待站,促成大和谐,这一做法首开我省乃至全国先河。据悉,一年来,鸡西市农民人大代表接待站共组织开展活动1000余次,交流种养殖经验900余次,接待来访农民1万多人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000多件,全市农民上访量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作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为农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站”、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压站”、连接党和政府与农民纽带的“交流站”,农民人大代表接待站正在鸡西全市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