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电 (记者 印蕾) 记者从22日—2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加快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适销畅销的品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搞好粮食深加工,通过多次加工增值,实现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心转到提高单产、内涵挖潜上来,坚持走“优化结构、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路子。组织实施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五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建设39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推广良种,应用科技,增加投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提高5%以上,粮食总产实现新的突破。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进一步优化畜牧养殖结构,突出奶牛、生猪、肉牛三大主导品种,大力发展专业养殖大户、现代化饲养场和规范化饲养小区,抓好饲草饲料种植,推进畜牧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养殖业效益,加快粮食生产大省向畜牧大省跨越。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产业安全。今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要达到620亿元,同比增长10.6%。全省渔业放养面积发展到7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9万吨。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挥我省生态条件好的优势,突出抓好绿色食品总量扩张,强化全程监管,搞好品牌整合,大力开拓市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今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增加到5000万亩,生产总量达到2300万吨,实现产值635亿元。
加快发展劳务产业。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抓好用工对接和权益维护,提高转移质量和稳定就业率。今年全省转移劳动力5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0亿元。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致富家乡。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抓龙头、抓基地、抓联结,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跨越。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700户。
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特色蔬菜、特色瓜果和食用菌、北药等种植业,加快发展蚕蜂和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特种养殖业,着力把地方特色产品培育成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开发农业休闲功能,建设观光花圃、观光果园、观光牧场和观光渔业,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加大对专业村、专业乡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形成区域特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