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漫画 王俊平
东北网2月29日讯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薄喜如代表省旅游局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从全省旅游业长远发展出发,全面回顾了2007年全省旅游工作,阐述了2008年全省旅游工作思路,自始至终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意识,提出了真抓实干,又好又快推动我省旅游发展的得力措施和工作目标,令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薄喜如局长。
阔步跃进
2007龙江旅游绽放异彩
2007年,全省旅游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将我省旅游业自觉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我省旅游业呈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创新”结旅游硕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薄喜如说,去年我省旅游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创新旅游产品,特色旅游开发实现新突破。产业旅游蓬勃发展,突出和谐城乡游主题,围绕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大力发展工业旅游,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发农业旅游项目,积极打造以农村、农垦、森工为背景的新型农业旅游产品,全省现有乡村旅游点230个,乡村旅游带动直接就业人数3.8万人、间接就业人数7.2万人;特色旅游开花结果,整合推出25条冬季精品线路、60余条夏季精品线路、7条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5条边境旅游线路、6条红色旅游线路。
创新精品战略,旅游目的地建设实现新突破。景区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修订完成了《黑龙江省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并发布实施,建成平山神鹿、吉华长寿山等5家儿童滑雪场,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7家单位新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旅游精品建设果实累累,旅游目的地建设成绩斐然,哈尔滨市成为东北唯一与北京奥运牵手的全国十大热点旅游城市,并荣膺“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五大连池喜获“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称号。
创新宣传方式,旅游市场促进实现新突破。针对重点市场,实施重点促销,加大了入省市场开发力度,先后组织参加了近20项境内外旅游展览促销活动。在审时度势基础上,把“中国滑雪旅游胜地”目的地形象提升为“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从而与“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养生度假天堂”构成我省新三大品牌形象,全面整合媒体渠道,炒热我省冬春夏三季旅游产品和市场;打造节庆平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养生度假旅游节,在全国率先整合推出养生度假旅游新概念,举办和指导有关地市举办了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等20余个地方旅游节庆。
薄喜如告诉记者,一系列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去年我省旅游业增长实现新突破。我省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429.31亿元,增长22.3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的6.07%,比上年提升0.4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6%的大关,实现历史性新跨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41.4万人次(不包括一日游的25万俄罗斯游客),旅游创汇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5%和30.5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514.8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0.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43%和22.06%。我省旅游成为全国最火爆的旅游地区,夏天到我省养生度假;冬季到黑龙江滑雪、赏雪、看冰灯的人持续增加。
入境旅游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我省旅游业经过多年连续快速发展,入境旅游接待总量已具相当规模,2007年我省入境旅游主要指标的增幅强劲(俄罗斯增长37.9%、韩国增长33.69%、美国增长27.4%、日本增长14.33%)。我省旅游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客源基础全面增强,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扩张迅速。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514.8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21万人次,增长25.43%。国内外游客在我省滞留时间延长,人均消费增加。2007年入境过夜旅游者在黑龙江省人均花费为195.15美元/人天,比上年增加3.3美元,同比增长1.71%。同时,入境过夜旅游者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9、0.2和0.2天。2007年全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国内过夜旅游者在黑平均停留时间为3.15天,比上年增加了0.3天。其中夏季(7-8月)和冬季(12月末至次年2月初)旅游高峰游客滞留时间长达3.5天。平均停留时间的延长推动人均花费增长,从而促使旅游效益整体提高。
“推进”获多项突破
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创新工作,薄喜如说,去年一年,我省旅游在多个层面实现新突破。
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新突破。省内区域合作步伐加大,目前全省各地已实行了无障碍旅游,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黑河、伊春、鹤岗等地开展联合促销,以西部线、东部线为代表的省内区域旅游合作正在顺利推进;国内旅游合作巩固加强,与山东省旅游局就旅游资源开发、无障碍旅游、信息交流、市场监管达成合作协议,指导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黑河分别与山东济南、潍坊、东营、德州建立友好旅游城市关系;国际旅游交往持续深化,对韩旅游合作战略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与韩方分别签署了哈尔滨——光州、哈尔滨——釜山旅游包机航线,我省对韩旅游包机航线增加至5条,与海参崴旅委联合举办了中俄导游大赛,借助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契机,开展中日两国游客互访活动。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实现新突破。政研法规工作有效加强,先后出台了《冬季入省旅游奖励暂行办法》、《入省旅游奖励暂行办法》,加快推进了《黑龙江省旅游条例》修订步伐;旅行社服务管理成效显著,加强赴俄旅游管理,认真做好中俄旅游互免签证协定的落实工作;我省4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我省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前10名,居东北三省之首;星级饭店总数达到285家;旅游诚信建设持续深化,组织开展了“诚信旅游、打击零负团费专项行动”,评定出3家诚信旅游企业;重新修订了全省导游考试复习大纲。
薄喜如说,去年一年,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省直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旅游政策法规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旅游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市场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市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多;交通瓶颈问题严重阻碍着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等。
创意无限
2008龙江旅游再续华章
2008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进黑龙江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创新,研究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打开新局面,力争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为:入境过夜旅游人数162.6万人次,增长15%;外汇收入7.5亿美元,增长17%;国内旅游人数7492万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445亿元人民币,增长17%。
“转变”促转型加快旅游再升级
2008年我省旅游业将努力完成六大任务。
-任务一:总结经验,推动旅游产业的改革创新。
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旅游局集中力量办好三件大事: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政策;积极争取建立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多部门参与的强有力的全省旅游业发展领导机制;积极争取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任务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薄喜如说,今年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快优化要素结构,以“游”为中心,进一步优化“食、住、行、购、娱”诸要素结构,积极借鉴云南丽江“金沙丽水”、广西“印象刘三姐”等兄弟省市开发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演艺节目的成功经验,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切实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搞好旅游六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和集约经营,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济链;努力提高旅游发展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在规模、质量与效益方面迈上新台阶,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有重点地推广一批成熟先进技术、开发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国家级旅游精品、建设一批旅游科技示范点,使知识、智力、管理等无形资产在旅游投入中起决定作用;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把发展旅游业、加强环境保护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全面、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增值和可持续利用。
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整体形象
-任务三:积极融入主战场,力争更加有所作为。
2008年我省旅游业将积极融入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将大力推进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县域旅游品牌建设、5A级旅游景区创建、旅游精品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我省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重点推进提升城市文化旅游试点和提升景区文化含量试点。开发特色旅游餐饮,打造龙江菜品牌;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农业主题旅游要突出特色,完善产品;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发展;大力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大力开拓重点市场,推进对韩旅游合作战略升级;与相关部门合作,形成推进旅游工作合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扶持旅游企业年内开通哈尔滨——釜山、哈尔滨——光州的包机航线,争取开通哈尔滨——香港的包机航线,以及哈尔滨飞行我省主要景区、景点的支线飞机。
做“大冬”文章提升旅游国际声望
-任务四:备战大冬会,提升旅游的知名度。
今年我省将借备战大冬会旅游之机,提升龙江旅游的知名度,借备战大冬会旅游之利,加快旅游精品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借备战大冬会旅游之名,治理和优化旅游环境,借备战大冬会旅游之势,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产业素质。全力实施“2009世界大冬会旅游”工程,鲜明推出“大冬在哈尔滨,旅游在黑龙江”主题口号,配合以“走进旅游,了解龙江”、“旅游黑龙江、体验黑土情”等辅助口号,以最佳状态、最精产品、最优质量,迎接四海宾朋;全力加强备战大冬会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力完善大冬自助旅游体系,把建设完善自助旅游体系纳入备战大冬会旅游工作内容。
创意发展开拓旅游新空间
-任务五:审时度势,推进休闲假日旅游。
今年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实施带薪休假的第一年,新的休假制度出台,形成了两天双休日、三天小长假、七天黄金周的假日体系;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休假制度,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休闲度假旅游队伍中来。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旅游部门将审时度势,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工作措施,积极认真研究休闲假日旅游市场变化规律,增加供给,扩大宣传;引导旅行社企业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做好各方面工作;推动度假酒店、经济型宾馆酒店、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等度假接待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景区度假功能和配套设施;推进假日旅游管理的成功经验做法的制度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协调机制,推动休闲假日旅游常态化发展。
-任务六:创意旅游,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薄喜如说,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从资源战备向创意战略的转移。结合今年“黑龙江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各级旅游部门,包括各旅游行业,将把“旅游创意”或“创意旅游”作为旅游发展战略取向问题抓起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探求,有所突破。电视剧《闯关东》收视率节节攀升,该剧是对黑龙江那段历史的艺术写照,也是对黑龙江旅游最好的宣传,是不花钱的广告,我省应乘势而起,相关地市联合,吸纳龙头企业参与,高起点立意、高水平策划,高质量运作,迅速启动,协同联动,隆重推出“闯关东·游龙江”主题精品线路,借关东影视热、打主题形象牌、发创意旅游财。
再书龙江旅游宏伟篇章
完成2008年旅游业的各项任务,需要继续做好大量的具体工作。薄喜如将这些工作一一细化。创新手段,不断提升宣传促销工作水平。我省将牢牢把握奥运契机,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促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市场细分化、渠道体系化和活动区域化;规范整顿,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旅游标准化工作,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和监督,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发布制度。进一步做好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体系,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旅游业。着力加强旅游政务网、旅游资讯网、办公自动化网和旅游综合数据库等“三网一库”建设。要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程,建设集声讯、网络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游客免费提供旅游问讯、旅游提示、旅游投诉和旅游救援四项基本服务,并逐步通过增加外语服务,满足海内外广大游客多样的旅游需求,有效维护旅游消费者的权益,树立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公众服务形象;强化基础,不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推进旅游科研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应用研究和重点课题研究,走一条官产学研互动、创新驱动的旅游发展道路。树立一批旅游行业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