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五位龙江候选人入围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2008-02-29 13:38:2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焦 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29电(记者 洋)由全国40余家中央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联合举办的中国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经过各网站网民推荐、网站初评,目前进入网友投票阶段。由东北网推荐的何国强等五位龙江候选人入围参评。

据悉,候选人名单在46家网站同时公布,统一在所有主办网站联合展示,候选人按事迹分为“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爱心奉献,拾金不昧”等十大类。网友统一到承办单位专设的投票平台投票。评选结果揭晓后,在各主办网站公布结果,展示10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该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届,今年是第一届。

投票时间:20082289 —— 3615

投票网址://special.dbw.cn/gnzt/20080131xrwpx/main_0228.htm

东北网推荐的五位候选人事迹:

         

何国强

 

王凯 王锐

 

李元鑫

 

孟凡乐

 

魏国宏

1何国强

 感人事迹:2007126早晨,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上,203路公交车司机何国强在车辆行驶过程突发脑溢血。昏迷前,这名司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头晕、视物不清和一侧肢体瘫痪等困难,将公交车稳稳地停靠在路边,保证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安全。而这名年仅33岁的司机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2王凯 王锐

  感人事迹:王家兄弟家住黑龙江省兰西县,老哥俩有一个愿望,就是徒步拉车带着78岁的老母亲,圆她游遍全国的梦想。2007924,王氏兄弟为成全母亲王玉霞想在2008年到北京看奥运会的愿望,自制手推篷车,命名为“感恩号”,拉着母亲,踏上走港澳、看奥运的万里孝心之旅。两兄弟拉着母亲从家乡出发,经吉林、辽宁、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进入广东境内,从深圳抵达香港、澳门,再从广东进入江西,经过安徽、江苏、山东、天津,赶在奥运会开幕式前返回北京,最后再顺着来路返回家乡。整个行程约一万公里,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现在,兄弟俩已拉着母亲穿行了8个省份,到达香港、澳门,又返回到广州。一路上,母子三人拒绝了别人的捐赠的汽车和金钱,用朴实无华的情感书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车上的母亲是幸福的,我们也在感动着。

3李元鑫

  感人事迹:李元鑫是哈尔滨的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开出租过程中,他始终怀着一颗爱心,行车途中遇到车祸事故现场,他总要下车,主动上前施以援手,多次将车祸伤者送往医院;开出租车七年的时间里,他捡到过近万元的现金和20多部手机以及其他物品,他宁可耽误自己赚钱的时间,也要尽快把乘客遗失的物品归还给失主。2006年,李元鑫不幸患上了结肠癌。200796凌晨,李元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根据其生前的遗嘱和所签协议,他的遗体将捐献给医疗研究机构。2007965时左右,哈医大一院眼库的工作人员取走了他的眼角膜,准备给患眼病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

4、孟凡乐

  感人事迹:孟凡乐同志,男,1978年生人,200312月参加公安工作,共青团员,三级警司,生前系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哈西派出所民警。200663023时许,在执行抓捕任务过程中,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脱,孟凡乐同志将自己与犯罪嫌疑人铐在一起,在行至一鱼塘边时,犯罪嫌疑人突然将孟凡乐同志撞入鱼塘,两人同时落水。孟凡乐同志落水后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殊死搏斗,因体力不支,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5、魏国宏 

  感人事迹:20079211828分许,一辆载有37名乘客的大客车从哈市驶向延寿县。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事故瞬间发生了,行驶中的客车与前方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两车车体变形,客车侧翻到路旁的沟中,车门被堵死。剧烈的撞击使不少乘客受伤,人们都想立即从翻倒的车内逃出去。此时,乘坐这趟车的延寿消防大队司务长、二级士官魏国宏马上拨打了110120报警电话。拥有多年抢险救援经验的他知道,眼下必须控制这种混乱局面,如果发生踩踏事件,后果更不堪设想。他马上向旅客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不要乱!”并迅速来到车厢前部,一脚踹开已被撞裂的风挡玻璃,把已经昏迷、满身是血的乘务员从车窗抬了出去,客车破碎的风挡玻璃处便成了乘客们逃生的唯一出口。
  看见有人成功离开车厢,目睹身着一身军装,镇定自若的魏国宏,被困在车内的乘客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他们开始配合魏国宏的指挥,混乱局面很快得到控制,很快地,乘客们全部逃离车厢,到达安全地带。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魏国宏又协助他们将受伤人员抬到救护车上,并主动配合110出警的民警调查事故情况。直到一切处理完毕后,魏国宏才发现自己的右腿受了伤。获救后的乘客纷纷称赞魏国宏:“人民子弟兵,真是好样的!”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