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巴洛克"街区改造接近尾声 "老道外"风貌将重现
2008-03-01 06:57: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政府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讯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二、南三“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主体修缮更新改造工程现已完工,全部工程将于6月竣工。届时,老道外传统商铺风貌将在这里再现。

  据了解,这处哈尔滨市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南起南勋街,北至靖宇街的南二、南三道街,在长350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有39栋建筑,多是一层为商服、二层为住宅的砖木结构楼房。从外面看,全部为巴洛克建筑风格,而院内则大多是四合院,有天桥、天井、回廊,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特色。

  走在道外南二、南三道街中间,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不经意的一块青砖、一处雕饰都能让人看到历史的痕迹。正是这些老建筑,记录着哈尔滨市民族商业崛起的过程,承载着特定的城市文化内涵。

  最让人心动的还是建筑风格。清水砖墙、砖木结构的二三层老建筑、雕花围檐,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手法。雕花大多以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民间文化为元素,以传达福禄、吉祥之意。精美的造型,繁杂的装饰,让人对这些老楼产生无限的遐想。

  史料记载,位于南二道街的19号院是一个4栋砖木结构的建筑,始建于上个世纪10至20年代,当初是烟台“仁和永”丝绸庄哈尔滨分号。南三道街120至128号的一处饭店,当年是“大中银行”。沧桑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见证了当年金融业在道外的发展。南三道街109号曾经是道外最大的旅社“东亚旅社”,虽然后来失火烧毁,但见证了这个商业区的繁华。在南二道街27号,“同义福”3个黑色大字依然清晰地镶嵌在老建筑墙面上,这里曾经是针织品代理店,既卖货又住客商。“往来发货”是当时这个商铺的真实写照。靖宇街388号的“三八饭店”,周恩来总理曾经到此视察。从“新记独一处”到“得发源”饭店,再到“三八饭店”,以及临近的“老鼎丰”,都见证了道外区餐饮业的繁荣。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经典的老建筑已风光不在,砖木结构的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墙体已经裂缝,局部塌陷,私建滥建不断增多,近几年已经发生了三四起比较大的火灾。为此,哈尔滨市决定对这些百年老建筑进行“保护性抢救”。

  据哈市“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项目推进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去年7月,哈市启动了“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工程,遵循“以保为主,修旧如初,保用结合,合理更新”的原则,先期对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南勋街围合区和南四道街84号大院的25个院落进行示范区保护更新。规划保护更新单体建筑65栋,其中,保留修缮32栋,保留沿街立面复建12栋,拆除建筑原样修复10栋,新建建筑11栋,保留修缮建筑达75%以上。目前,主体修缮更新改造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准备内部装修。从3月开始,该区域将进行集中供热、宽带、供水等配套工程,整体工程将于6月全部竣工。改造区域内主要有特色餐饮、旅游用品专卖、茶馆书场、洗浴客栈、地方名小吃(地方戏名人馆)、古玩字画专卖、山东会馆、西餐酒吧歌厅等8个商业业态。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