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3月6日电 黑龙江省水产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陈惠近日介绍,2007年,黑龙江省在黑龙江、松花江、镜泊湖等流域和湖泊共放流超过200万尾珍贵鱼种,以期还原生态。
“在许多珍贵鱼种濒临灭绝的情况下,通过科研人工繁殖珍贵鱼种再放流回大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义务。 ”陈惠说。
据介绍,黑龙江省水产研究部门通过多年研究,掌握了濒危鱼种哲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2007年先后在牡丹江境内的镜泊湖、黑河境内的五大连池、以及大兴安岭境内的呼玛河、伊春境内的汤旺河支流等地共放流了人工繁殖的10万尾哲罗鱼。
另外,黑龙江省还在黑龙江抚远江段等地放流了100多万尾珍贵的鲟鱼、在绥芬河东宁河段放流了100多万尾大马哈鱼,在黑龙江一些盐碱性很强的江段和水库放流了20多万尾卡拉白鱼。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