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7日讯 随着农民工大量返城,哈尔滨市很多“黑中介”死灰复燃。从4日开始,哈市劳动监察部门对职业介绍机构开展检查,截至今天,共取缔有固定场所和马路上的“黑中介”326家。
记者近日在道里区抚顺街上发现,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招工信息展板或咨询桌,大批的求职者在围观。在青年就业服务中心附近,四五辆面包车停在人行道或车行道上,风挡玻璃和车厢外都贴着招工广告。
在街口的一张方桌前,两名男子向摆摊的老者表示要招聘推销员,老者称他的摊位悬挂一天招工信息1元,一周优惠至5元。随后,老者当场在一张一尺见方的纸上写下招工广告,并向两男子保证天天悬挂。
据记者观察,这些“黑中介”条件大都十分简陋,一张桌、一沓纸和几支笔就可以“营业”,平均每个悬挂20张左右的招工广告。除此之外,还有几十名男女举牌或在胸前挂着招工广告,不停地拉住求职者进行宣传。
10时许,记者随哈市南岗区劳动保障监察科人员对松花江街、铁路街、民益街等哈站周边的街道进行了“地毯式”检查,结果没发现一家“黑中介”。监察人员说,以前这几条街上存在二三十家“黑中介”,劳动监察部门每个月要检查好几次,所以“黑中介”都已经关门了。
在比乐街上有一个自发的家政市场,很多人都到此寻找家政服务员。在一家中介屋内,悬挂着劳务介绍的价格表,一名求职者正在登记信息。监察人员要求业主出示职业介绍许可证,但业主只拿出了一个工商营业执照,而且上面的经营范围也不包括职业介绍。其它两家也都存在相同问题。监察人员没收了他们从事职业介绍的工具,并要求其停止营业。
据南岗区劳动保障监察科郭永章科长介绍,“黑中介”都是以高薪或福利待遇优厚为诱饵,先是以各种名义让应聘者交钱,之后一步一步套牢,等应聘者发觉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圈套想要不干时,原来交的钱却只能退回来一小部分,甚至一分也退不回来。这些“黑中介”以前都被取缔过,但由于他们经营成本低,取缔后很快又能重新营业。
6日,道外区劳动部门也对道外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检查,取缔了三家“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