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本网三八节特稿:S.H.E她们的美丽人生(三)
2008-03-08 20:19: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8日讯 题:本网三八节特稿:S.H.E她们的美丽人生(三)

  记者 印蕾

  有先哲说,“这个世界如果少了女人,那么将会失去十分之七的美,十分之三的真。”美丽的价值一向在女性身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露,甚至成为女性被关注的最重要理由。

舞蹈队指导老师罗双双(右)为队员作指导

  虽然,美丽的定义和标准随着时代的物质水准和社会意识不断嬗变;但却从未偏离真、善、美的主航道。女性对美的追求,总是在人类不断进化的物质与文明的广袤土壤上,迈向更健康、更全面、更深入的层面,女性也因此更美丽动人。

  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她们只是生活在千千万万女性中普通的一员,即使没有美丽的容颜,不曾创造丰功伟绩,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她们美得坚强,美得独立,美得自信。

舞蹈队队员认真排练

  又一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她们的简单生活,走进她们的美丽人生。

  E:Elegant 优雅舞者·美丽起舞

  [美丽女主角]关东女舞蹈队

  [美丽故事]这是一支自发组织的民间舞蹈队,队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虽然没有活动经费,四处寻找排练场所,她们执着地参加排练,风雨无阻。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可每当换上那双年轻时梦想的红舞鞋,和着音乐优雅起舞,你会发现,她们的每一面都很美。

  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哈飞文化宫,是关东女舞蹈队的固定排练场所。每周一和周三下午,舞蹈队指导老师罗双双和二十几个队员便在这间六十平米的屋子里准时地进行排练。没有专业的把竿,仅有的两面镜子还是队员们自己动手作的。老式录音机播放的卡带音乐声一响,她们翩翩起舞。如此简陋的排练室,已是舞蹈队条件最好的排练场了。

  两年前,一些退休的姐妹找到罗双双,大家想以健身为目的组织个舞蹈队。从小在艺校学习舞蹈,因为个子矮未能入选专业的艺术团体,没能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一直是罗双双最大的遗憾。姐妹的想法与她一拍即合,罗双双随即放弃了自己经营的饭店生意,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支舞蹈队中来。

  没有活动经费,找不到排练场所,她们就在广场的空地上坚持排练。后来,她们找到了一所中学的教室。再后来,她们的精神打动了哈飞文化宫的主任,文化宫腾出了那间排练室免费给她们使用。

  队长程英说,从最初的7、8个人发展到现在近三十人,舞蹈队在慢慢壮大。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现在做起专业的舞蹈动作也有板有眼。虽然舞蹈队的排练条件有限,却不能阻挡大家高涨的热情。不能参加排练,她们会像学生一样规矩的和队里请假;花上四、五百元自费购买演出服,甚至会花去有些人一个月的退休金。

  跳舞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转变?

  54岁的张秀芝告诉记者,她曾患有坐骨神经痛,没参加舞蹈队之前,在家里擦地,站不了,蹲不了,只能坐在地板上,慢慢挪动。参加舞蹈队后,身体越来越好了,走路的步伐越来越矫健了,现在还停了药,心情也越来越舒畅了。“如果不出来跳舞,现在可能已经瘫在家里了吧”,张秀芝一边甩着扇子作造型,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舞蹈队的很多队员和张秀芝有同感,跳舞让她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而身心健康,则让她们找回了久违的美丽与自信。而对于这个团队来说,省、市老年协会举办的各类比赛上拿回的一张张证书,一座座奖杯,则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最大回报。

  罗双双说,有点没想到,做了一辈子的舞蹈梦,老来找到了这样一种圆梦的方式。说到梦想,罗双双无限憧憬地说,今年,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找到赞助,舞蹈队有了活动经费,再找到专业的老师,排一台迎奥运的歌舞晚会,和姐妹们一起为北京奥运会放歌起舞。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