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不孕不育率10年上涨近一半 都市女性怀孕成难事
2008-03-09 12:06:3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 一组数字触目惊心:1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仅为10%,在全世界处于较低水平。而如今,全国平均每6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生育方面的困惑,不孕不育率上升到15%左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的不孕不育率在10年里上涨近一半。

  数字背后是一张张无助和焦虑的面孔。也许不仔细留意的话,你很难从身边辨认出这些有着生育困惑的夫妇,但事实上,他们承受的隐痛难以启齿又刻骨铭心。

  从医学角度来说,不孕不育就是指正常夫妇在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一年内仍没有受孕。专家分析说,普遍的晚婚晚育现象、不良的现代生活方式、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造成不孕不育率迅速上升的主因。

  我曾经两次放弃生孩子的机会

  自述人:陈亚,35岁,某医药公司营销部经理

  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孩子。可是5年前,我做作了一个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

  我硕士毕业时已经25岁了,好不容易才进了一家药厂(医药公司前身) ,只想施展抱负,有一番作为。26岁时我和当大学教师的先生结了婚,可谓是一帆风顺。可是没多久孩子就冒冒失失地来了。当时我和先生一致决定:一切以事业为重,暂时放弃生育。

  30岁时,我终于熬到了部门主任的位置。偏偏在这个时候,我又意外怀孕了。这一回我没有找先生商量,独自去医院做了手术。躺在手术台上时,我心想:再忍两年吧。

  两年后,我觉得自己终于“万事俱备”,工作游刃有余,也买了新房,可以迎接小生命降临了。可是一等就是两年,肚子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输卵管堵塞。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就变成了不断上医院看病。今年年初,抱着最后的希望,我接受了人工授精,可孩子还是没有来。

  先生一直安慰我,说生不生孩子无所谓。可想起5年前的那次决定,我简直后悔死了。

  都是夜生活惹的祸

  自述人:乐乐,38岁,电视编导

  刚结婚时,就和老公说好暂时不要孩子。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常通宵熬夜,也渐渐养成了抽烟和喝咖啡的习惯。现在我每天的抽烟量为一包左右,烟龄已经有整整15年。喝咖啡对我来说就像喝水一样,一天不喝就难受。而且,因为每天晚上都出去吃“宵夜”,我的体重激增到了70公斤,而我的个头只有1米63。

  30岁那年我和老公开始考虑要孩子,可孩子却老也怀不上。不得已,经朋友介绍去看病,医生对我说:“肥胖、抽烟、喝咖啡,你哪天改了这些,哪天就会怀上孩子。”我努力照医生的话去做,可这么多年的生活习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了。

  不孕原因多样

  一般来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28岁。超过28岁以后,女性体内的细胞过了高峰期,随着年龄增长,排卵质量不断下降,使得生育能力大大减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吴效科说:不孕如今呈现这样一个特点,人工流产导致不孕的比例在上升,原因是人工流产后并发症较多,再加上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使得感染的机会增大。而且,大龄孕妇的流产风险也大大增加。据统计,30岁的孕妇中大约有15%会遭遇流产,而40岁的孕妇中这一风险更是高达25%。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可引起女子闭经、月经不调和不孕等。肥胖女子不仅不易受孕,而且孕后的产科合并症也较多。在众多导致不孕的原因中,除了生理原因外,不可忽视心理原因。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证实。长期忧虑、抑郁或恐惧不安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的刺激,可能通过神经传入大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使女性难以受孕。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