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邹新生委员建议:给哈尔滨职工发放高寒补贴
2008-03-10 09:36:2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雪梅 郭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0日讯 哈尔滨是我国北方的边疆城市,常年平均气温只有3.5摄氏度,无霜期仅为115至130天,结冰期190天左右。高寒的天气条件给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成本高,支出大,直接降低生活质量。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邹新生建议国家给予政策倾斜,给哈尔滨市职工发放高寒补贴,提高城市职工收入水平。

  邹新生告诉记者说,高寒天气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哈尔滨市每年的供暖期达6个月,由于取暖的需要,空气排放颗粒物多,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受此影响,人的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发病率居全国之首。此外,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哈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列第14位,但支出却列在前位,主要体现在居住费用高、防寒费用高、食品消费额高、各类生活用品价格高等方面。与南方城市相比,哈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将是南方城市的几倍。

  邹新生说,哈尔滨的高寒天气增加了农业成本。由于高寒气候影响,哈尔滨市被迫大量使用保温防寒材料,仅地膜年用量就在1300吨,与南方城市相比,每年多增加成本支出上千万元。农业生产的成本高,销售价格也随之提高,加大了职工消费水平。

  “高寒天气也严重影响着哈尔滨市经济建设。”邹新生认为,尽管哈尔滨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由于天气严寒导致投资成本大的原因,很多著名企业对哈市投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致使人才待遇低,造成大量人才外流。

  邹新生建议,国家应从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哈尔滨市高寒天气等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通过适当提高待遇来弥补高寒天气给人民增加的成本,从根本上改变民生状态,允许给哈尔滨市职工发放高寒地区补贴,逐步缩小哈尔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科学发展,平衡发展。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