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0日讯(记者 顾硕) 10日,黑龙江省工商系统召开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一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工商机关集中力量开展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在专项整治中,工商机关对县城以上城市的食品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全省共有县城以上城市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5530户,全部建立了进货索证票制度。共有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77745户,全部建立了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在专项整治中,工商机关针对早晚市场、农村大集等重点区域,分期分类开展集中清查。共抽样检测商品15类、716个批次,清查处理不合格商品253个批次。检查经营企业和个体户306629户,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6726处;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7个;责令停止销售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70694.6公斤,其中销毁34134.7公斤;共查处制假售假案件1775件,收缴罚设款1061.07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558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1.96万元。
2008年,我省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要加大对食品的检查执法力度,并强化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等十大类重点商品的监督以及对进口商品和边贸市场商品的监督检查。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