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多打井广蓄水 大庆市农田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增强
2008-03-12 10:21: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叶云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2日讯 几年来,大庆市不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以抗旱保收田为重点的水源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据大庆市副市长田凤春介绍,虽然本市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好,但今年的备春耕生产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旱情比较严重。从四县五区调查看,由于去年大庆市秋冬两季降水量偏少,土壤含水量低,地表裸露,春旱已成定局。从土壤含水量的测试结果看,全市0~30公分土壤含水量为30%,土壤表墒、底墒严重不足,抗春旱、保春种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水田渴水形势严重。据肇源县水文资料显示,2007年10月31日松花江中心水位站水位为121.97m,比上年同期水位低0.83m,比多年平均水位低0.48m,若再下降30cm,泵站提水将十分困难。

  针对今年春耕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农业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积极运作,重点工作还是加大抗旱水源建设,他们从以下几方面提前做好今年抗旱准备工作:

  抓好水田浮船抽水泵站建造。计划新建水田浮船抽水泵站6座(肇源2座、杜蒙4座),项目总投资490万元,其中市政府投资245万元,两项共解决水田渴水面积16万亩。购置导水泵78台,投资140万元。目前,6座浮船泵站的船体焊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导水水泵定购任务已经完成,其余工程预计3月下旬前全部完工。为节省投资,缩短工期,肇源县选择十冬腊月施工,采取直接在冰上焊接、组装、制造浮船,到2月底,新站、薄荷台两处浮船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两江开江后,一旦一级抽水提不上来,就可以起用浮船实施导水,确保两灌区7万亩水田正常生产用水需求。

  抓好蓄水工作。大庆市已于2007年秋冬季对全市小型蓄水工程进行了全面蓄水,蓄水总量达到7850万方(其中肇源县蓄水0.4亿方)。但这些蓄水量多数在10月至封冻前抢蓄完成的,经过冬季渗漏及蒸发,尚不能满足区域内春季农业用水需求。因此,下步工作中,他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抢进度抓好2008年小型集蓄水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新建小型集蓄水工程27处,工程建成后可新增蓄水能力0.18亿方,目前已完成6处,其余21处工程计划4月10日前全部完成。二是开江后抓好抢蓄桃花水工作。提前做好抢蓄桃花水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春种前将所有塘坝、坑泡、蓄水池等蓄满、蓄足,再新增蓄水6076万方,使蓄水总量达到1.39亿方,基本满足蓄水工程范围内坐水种及水田泡田插秧问题。

  抓好今年抗旱保收田工程建设。2008年全市计划新建抗旱保收田面积103.12万亩,其中旱田喷灌面积93.64万亩,棚室滴灌0.7781万亩,新增和改善水田8.7万亩。项目建设涉及到61个乡镇(场)、730个自然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打井2388眼,利用原井734眼,配套喷灌及提水设备3122台套,配套发电机组150套,动力配电447处。工程预算总投资1.28亿元。目前,各县(区)共完成新打井任务1590眼,占计划任务的66%,其余新打井任务4月10日全部完成,5月份之前项目全部竣工,实现项目“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的目标。

  抓好大田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设。2008年规划新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面积23.2257万亩,总需资金5485万元,共涉及67个乡镇(场)、408个行政村、1342个自然屯。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原有水源井供水工程为主,新补充必要的水源井工程,对每一处膜下滴灌工程进行首部安装,主、支管线和滴灌管的铺设,滴灌设备的配套建设。目前,已完成了企业招商工作。共确定6家企业到大庆落户生产。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工程已按计划全部落实到具体村屯、农户和地块,并且逐个地块绘制完成了项目建设草图。通过召开生产企业与建设单位见面会,完成了项目启动阶段的全面对接。同时,县(区)及群众自筹资金目前已基本到位。

  与此同时,他们还努力抓好水田灌区及抗旱设备检修工作。2008年全市现有大中型水田灌区17处(肇源9处、林甸3处、杜尔伯特5处),水田导水泵站46座,节水抗旱设备11266套。目前,各水田灌区、导水泵站及节水抗旱设备已经全部检修完成,并达到合闸出水状态。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