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昔日雄伟的“大鹰楼”。
【图片说明】当年主人的卧室。
【图片说明】如今,这里开起了“麻辣烫”。
东北网3月12日讯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吉林街52号的一幢二类保护建筑,因为外墙左右各有一只振翅欲飞的山鹰,因此被附近居民形象地称为“大鹰楼”。该楼始建于1905年,是原犹太商人G·L·克罗尔的私宅,后来成为前苏联及捷克驻哈尔滨领事馆。如今,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大鹰楼”,已经没有了曾经庄严威武的雄姿,而是被一些“麻辣烫”等小店所占据,建筑后部也成为居民的暂住所。
犹太商人私宅
据有关资料记载,“大鹰楼”的第一任主人克罗尔是20世纪初由俄罗斯来到哈尔滨的著名实业家,在哈尔滨创办过制粉厂、蜡烛厂、矿泉水和饮料厂。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特级研究员、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刘延年向记者介绍,从历史遗留的老照片看,这栋巴洛克式的建筑造型十分精美,室内举架很高,高大的玻璃窗使室内采光极好,门窗都是实木的,门把手是铸铜的,木质地板有一寸多厚;室内装修和摆设也十分豪华气派,顶棚的石膏花中间挂着一盏吊灯,墙壁贴的是高档壁布,欧式的双人床,两边摆有床头柜,一盏欧式落地灯旁摆有一个带有三面镜子的梳妆台,地上铺有带图案的地毯。室外有正门和侧门,有两个露天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子左侧的半圆形阳光大厅,目前哈尔滨只有吉林街54号楼和颐园街1号葛瓦里斯基私邸还保留这种阳光大厅。
两国领事馆
1924年10月25日,这栋楼是前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后来,前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迁到了南岗区耀景街。1931年6月13日,捷克政府任命海纳为捷克驻哈尔滨领事并开始建馆,馆址就选定了这栋楼。1942年捷克驻哈尔滨领事馆被日伪当局封闭,领事馆人员被递解出境。
往日雄姿不再
关于“大鹰楼”再后来的秘密,哈市专家学者也没有搜集到相关的史料记载。但据在附近居住的一位古稀老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曾作为某单位的幼儿园。后来幼儿园迁于他处,这里就变为居室置于民用了。据说这里最早只住了三户居民,后来陆续又搬来十几家。
时至今日,这幢历经了一百多年时光岁月的“大鹰楼”,外墙已被各式牌匾钉得千疮百孔,还开起了“麻辣烫”,再没有了往日的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