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3日讯 黑龙江省自2001年被国家列为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省份之一以来,补助资金8年依旧,管护资金严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呼吁,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扩大重点公益林面积。
赵雨森告诉记者,2001年黑龙江省被国家列为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省份,涉及8个市45个县(市、区)、单位,251个国有林场。当时,全省补助试点面积2500万亩,补助资金1.25亿元,补助标准每亩5元。其中,每亩3.5元用于管护工资支出,0.5元用于森林防火、资源监测、病虫害防治,1元用于重点公益林造林、补植和幼中龄林抚育。每个管护人员管护面积平均3000亩,管护工资9000至11000元,扣除管护人员上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管护站吃住、交通、通讯等费用,年纯收入仅有6000到8000元左右。
“然而,从补助试点到转入实施补偿基金制度已过去八年,补偿标准仍然未变,管护资金严重不足,管护难以维持。”赵雨森说,黑龙江省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3591万多亩,补偿资金1.7亿多元,补偿标准每亩5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管护人员管护面积平均3000亩,管护工资年9000至11000元,纯收入6000至8000元。管护人员工资收入偏低,生活比较困难,大部分单位管护人员工资低于周边农民的收入,管护人员积极性不高。
赵雨森建议,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物价上涨水平,补偿标准每亩应提高到10元,其中,每亩7元用于管护人员工资,1元用于防火、资源监测、病虫害防治,0.4元用于补偿工作检查、道路维护,1.6元用于重点公益林造林、补植和幼中龄林抚育。这样才能保护好、培育好重点公益林,才能更好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
此外,赵雨森还认为,根据黑龙江省实际,要保护好一般公益林,更好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建议逐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重点公益林面积。黑龙江省有五大山系、五大水系和漫长的边境国防线,生态区位重要,在区划重点公益林时,恳请国家适当放宽标准。(本网北京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