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垂危产妇的"幸运" 黑吉生死大营救纪实
2008-03-13 09:36: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马扬 范迎春 梁书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长春3月13日电 题:垂危产妇的“幸运”

  一位母亲,两地群众,三批人血纤维蛋白原,30多万元捐款……连日来,一位因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的吉林农家妇女,引起吉林和黑龙江各界密切关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营救,在长春和哈尔滨间展开……

  长春产妇命悬一线

  3月8日。家住长春市二道区泉眼镇孕妇尹文娇出现临产症状,腹痛难忍,被及时送往长春市妇产医院,约1个多小时后,尹文娇生下1名女婴。一家人满心欢喜,可医生的一句话,让全家人担心起来。医生说,产妇出现羊水栓塞,虽已紧急输入血小板,但情况没有好转。

  很快,血小板输光了,产妇出现危急情况。医生一边给产妇用药,一边联系其他医院,而产妇一家人围在手术室门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日13时。

  “实在不行咱们就求助电台吧?”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尹文娇丈夫麻红阳拨通了长春都市动听音乐广播电台直播间的电话,主持人闻知此事原委,即向长春市“的哥”发出号召。

  “请身为B型血型的‘的哥’迅速赶到长春市妇产科医院,有一位产妇情况危急,急需输入血小板!”

  半个多小时后,数十名“的哥”赶到医院,他们的血小板渐渐输入产妇身内。

  “现在仅仅输血小板是不行的,还需要一种人血纤维蛋白原,如果没有这种药,产妇的情况很危险!”

  医生的几句话,让产妇一家人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医院方面又联系吉林省内所有大医院,都没有找到这种药。

  “怎么办?”

  当日15时。

  一时走投无路的麻红阳,只得再次拨通长春都市动听音乐广播电台直播间的电话。“求求你们帮帮我,要是找不到这种药,我媳妇可能就没命了!”麻红阳的声音哽咽了。

  主持人再次向长春市“的哥”发出号召。“眼下,情况危险的产妇,急需一种叫作人血纤维蛋白原的‘救命药’,哪一位听众知道何处有这种药,请速与我们联系!”

  与此同时,主持人与辽宁省几家医院取得联系。

  “我们医院没有这种药!”一次又一次“否定”的答复,把大家的心揪得越来越紧。

  “的哥”韩师傅听说黑龙江有这种“救命药”,他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了电台直播间。

  主持人立即与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取得联系,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把药尽快送到长春!”

  “生死爱心大营救”

  3月8日19时。

  长春电台主持人接到黑龙江方面的回音:“我们已经上高速路了!”

  这一讯息播出后,长春“雷锋车队”“的哥”们便纷纷表示,要直接赶赴高速路口,迎接来之不易的“救命药”。

  “‘的哥’师傅们,请前往东方广场高速路口,黑龙江方面的送药车很有可能就从这里下高速路,请‘的哥’师傅引领送药车辆,直接开往长春妇产医院!”

  当日20时。

  长春“的哥”们,按照广播传来的讯息,变换原来的行车方向,朝着东方广场高速路口的方向疾速驶去。

  与此同时,黑龙江方面的“援救”悄然展开。

  当日17:26。

  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直播间内,当主持人接到来自长春电台的求助电话后,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而播出了“寻药”讯息。1分钟后,直播间内的接线员便忙个不停。

  “我是一名‘的哥’,眼下正在肿瘤医院附近行驶,我将迅速去肿瘤医院‘求助’!”

  “我是一名血液病患者,我知道医大二院血液科应该有这种药品,我现在就去帮助查找!”

  20分钟后,好消息接连传来:在哈尔滨医大一院找到了3支,在肿瘤医院找到了3.5克。

  “我们要立刻把这些珍贵的‘救命药’送往长春,还要多派几辆车!”

  临时坐镇直播间,担任指挥的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刘玉平下达指令。

  此时,电台门口已聚集了七八十辆“的士”和私家车。这些车辆是自愿前往长春“义务送药”的候选车。

  当日19:18。由7辆车组成的第一车队,载着11支人血纤维蛋白原,踏上了前往长春的路程。

  哈尔滨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派出警车在前面引导,交通警察分别在沿途经过的各个路口守侯,市区之内一路“绿灯”。

  哈尔滨至长春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迅速打开了各个收费口的紧急通道,送药车队一刻不停地全部免费通过。

  230多公里的路程,送药车队仅用了1小时40分钟。

  当日21时。

  守候多时的长春交警在高速公路长春站与送药车队汇合,近百辆长春“的士”分列公路两侧,向来自邻省的送药车队行注目礼。

  当日22:21。

  送药车队抵达长春市妇产医院,“救命药”被迅速送进手术室,注入产妇体内。

  3月9日0:10。

  第二批药物被安全送到长春。

  当日5时过后,尹文娇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当她看到身边刚刚降生的女儿时,疲惫而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惬意。

  然而,尹文娇的病情出现了反复,重新陷入深度昏迷。

  有关医学专家当场表示,产妇至少还需要8支人血纤维蛋白原。

  于是,200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再次掀起寻药行动。

  很快,由哈尔滨医药公司提供的药物,以及哈尔滨世亨药业公司撬开仓库取出的药物,被相关车辆风驰电掣般地送往长春市。

  为了表达对哈尔滨“的哥”的感谢之情,长春市出租汽车租赁协会准备了一个小型午餐,招待客人。

  为了方便来自哈尔滨“的士”安全返回,长春市出租汽车租赁协会出资为这些“的士”免费加满汽油。

  有关部门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所有返程车辆在吉林省境内的高速路上行驶全程免费。

  大爱无疆

  3月9日12时。

  尹文娇转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病房。

  “尹文娇需不需要捐款?”

  “我们可以为尹文娇提供哪些帮助?”

  不少听众把电话打进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直播间。

  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在大楼门口设立捐款箱。

  电台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还未等捐款箱搬出来,门外就聚集了许多准备捐款的市民。

  短短两天时间,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30多万元。令人感动的是,绝大多数捐款者没有留下姓名。

  听说产妇需要大量输血的讯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300名长春市民报名义务献血。

  与此同时,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的临时专家组继续对产妇进行抢救治疗。

  专家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让尹文娇转危为安。”

  3月11日13时。尹文娇终于拿掉了氧气罩,一位护士告诉她的家人:“文娇想吃罐头!”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兴奋不已。

  当日15时。

  尹文娇被医护人员从监护室推出做脑CT检查。已经几日未见丈夫的尹文娇紧紧拉住麻红阳的手说:“老公,我一定会坚强!”

  当日21时。

  医院方面通报,目前产妇已没有生命危险,脑部也没有血栓,情况比较乐观。

  尹文娇襁褓中的女儿已有乳名——“暖暖”。

  “这是大家给她起的名字,将来等她懂事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她这个名字的特殊来历。”麻红阳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