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踏查金长城有重大收获 甘南段发现夯土层和烽火台
2008-03-13 14:08:1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芦伟坤 张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3日讯 7日一早,记者三人背起行囊,同两名专家驱车踏查此行第二站——甘南县段金长城,此段长城蜿蜒150.86公里。

  在呼伦贝尔看金长城

  从甘南县出发行驶大约40分钟,记者和齐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辛健、齐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孙文政来到金长城的交汇处,这里也是我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由于此处汽车无法通行,记者和两名专家步行大约四公里后,走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土地上,看到在金长城主墙外又多出了两道墙,绵延1公里左右。辛健解释说,长城外侧结构是护壕,是当年修长城用土挖出的沟堑,护壕低于城墙约二分之一,最宽处可达8米,与城墙的间距一般在15~20米。这两道墙分别是第二道和第三道附墙,保护着金长城的主墙,而且每道墙之间均有10米深的壕沟。

  首次发现夯土层和烽燧遗址

  慢慢地金长城蜿蜒地爬上一道山岭,记者脚下的路也开始变得陡峭起来,且多为大块碎石铺路。记者越过一道壕沟后才攀爬到山顶。这时,两名专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夯土层。顺着孙文政手指的方向,记者斜着身体慢慢走下山岭,并艰难地爬上与断面垂直的位置看到,断面上能清晰地看到一层层夯筑痕迹,其中还掺杂着小碎石块。

  孙文政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夯土层足以说明金界壕具有长城的特征,从断面的夯土层中我们发现其为土石混筑,不仅坚固,而且防御性强。这是在甘南县境内首次发现的夯土层实证。

  在山顶的下坡处,孙文政蹲在金长城的背上用手摸索着什么,一会儿起身看看四周,一会儿又蹲下仔细观察。最后孙文政告诉记者,从这个位置周围的地貌来看,这里极有可能是一处烽燧,俗称烽火台。如果能掘土半米左右应该能发现用火熏烧过的石块。经两名专家初步结论,这里应该是甘南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烽燧遗址。那么按相关档案记载,这里就是金长城东北界壕北段(齐齐哈尔境内)发现的第7座烽燧遗址。

  “过去人们认为金界壕只是挖的一条沟,把挖沟的土堆到沟的里侧作为墙,但通过此次对遗址的踏查,以及发现的夯土层和烽燧作为佐证,金界壕就是一个有纵深的军事防御体系。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和遗址的调查,专家们形成了一个共识:金界壕就是金代的长城。”孙文政说。

  金长城需重点保护

  记者踏查了甘南县段(毗邻内蒙古)的金长城,感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正在使金长城逐年萎缩。

  辛健副站长说:“保护国家重点文物金长城有明文规定:界壕墙基南侧五米及南侧三十米内为重点保护区,边堡、古城墙基两侧五米为特别保护区。虽然我们立过界标和界碑,但仍有些村民视而不见,在其规定范围内种庄稼、放牧,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城墙,导致金长城水土流失变形萎缩。”

  甘南县境内的金长城蜿蜒150.86公里,县文管部门的同志都千方百计地用心呵护着该段金长城,目前由于资金匮乏,致使管理力度减弱了。然而,2002年,乡镇在机构改革的时候,领导竟然把文物管理站取消了,造成乡一级政府没有人来保护金长城,县文管部门只好让附近村屯的干部托管。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金长城的文物地位也在不断提高。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现存于我省齐齐哈尔市境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金长城,全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两名专家在金长城遗址甘南县段首次发现夯土层。李巍 摄

 

  两旗之间为当日踏查路线。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