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7日讯 近期,市九三学社对哈尔滨市流动人口妇女情况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农村女性多、低龄女性多,且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弱;在城市打工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劳动缺乏保障,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较少,收入偏低,精神压力较大;未婚性行为和同居现象较多,造成未婚先孕、婚前流产、引产、无指标生育等事件发生;分娩保健率较低,孕期缺乏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分娩时往往选择收费低、条件差的不正规医院或私人诊所,风险偏大。
委员声音
流动人口妇女问题是一个特殊问题,在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中,很少有针对流动人口妇女的人文关怀和相应的服务项目。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有更多的农村妇女进城镇务工,如果忽视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建议:
第一,应加强外来务工妇女的特殊管理,用制度保证流动人口妇女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做到男女同工同酬,使流动人口女性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第二,应建立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制度,各级妇幼保健卫生体系应将流动人口孕产妇纳入规范化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分娩的安全,坚决打击非法接生,严禁不安全分娩事件的发生。
第三,应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范畴,加强女性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四,社区应关注她们的精神生活,积极吸纳她们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减轻其精神压力,提高她们的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