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鸡肉"还是"鸡肋"? 专家:早餐整合胜于重建
2008-03-17 13:56: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7日讯 作为市政府“早餐工程”的绿山川早餐亭,由于不合冰城市民的饮食习惯,加之运营成本过高,而在冰城“触冰”。那么,哈尔滨市的早餐市场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政府又应该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对此,专家指出,面对冰城并不十分庞大的早餐消费人群,与其大张旗鼓的搞规模化早餐工程,不如对现有小早餐摊点进行整合。

  记者在对哈市早餐市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哈尔滨市的早餐市场基本都是小吃店和流动摊点,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因而比较混乱。无证无照经营、卫生状况差、露天加工销售、洗菜洗碗水循环使用、餐具不消毒、进货渠道无保障、原材料来路不明等问题普遍。人们呼唤一种营养卫生、方便快捷的早餐。

  面对这种情况,前些年,哈市的一些餐饮企业相继推出了自助早餐服务,但由于每人每次需花费10元以上的价格,这对于习惯早餐吃得比较简单且消费不高的百姓来说难以接受,因此运行不久便偃旗息鼓。曾经营过餐饮生意的于先生,起初十分看好早餐市场,但试营一段时间后便放弃了。于先生告诉记者,早餐市场看起来蛋糕很大,但其实利润很薄。饭店开设早餐,虽然看起来只是提前营业几个小时,但是这几个小时里水、电、煤气的费用以及员工的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早餐菜品利润微薄,如一个包子、一个鸡蛋就赚几分钱,而正餐一桌酒席光是酒水费有时就可以超过一天早餐的全部收入。“忙活一个早晨,不如白天卖一桌酒席。”于先生如是说。

  对于哈尔滨市早餐市场的现状,黑龙江餐饮协会秘书长任家常分析指出,由于哈市冷天较多,大家更习惯在家自己制作早餐或者将早餐买回家来吃。早餐工程投入大、成本高,买账的人却不多,经营者盈利少,自然市场就不会十分红火。

  哈尔滨市商业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与其下大力气支持企业搞早餐工程,不如对现有的小早餐摊点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对小摊点的管理,使其规范经营,卫生达标,将会更好地满足市民想吃安全、放心早餐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小摊点的经营业者开展免费培训,增强经营者的卫生安全法律意识。经济学专家申艾勒同时指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无形的手就是靠政策、法规等手段弥补市场机制这只有形的手存在的盲目性等缺陷。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任何贸然用行政权干预市场的行为都必然伤及市场经济本身,换来的是市场自发性的报复。绿山川早餐工程失败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对于哈市的早餐市场,要想盘活,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现有小早餐摊点资源的整合。让经营者盈利,让消费者满意,这才是早餐市场最好的出路。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