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冰雪产业如何纵深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才有后劲
2008-03-20 18:22:4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0日讯 题:冰雪“花”开众 独秀如何争——专家学者建言我省冰雪文化产业建设之发展篇

  记者 印蕾

首届全国大学生冰雕比赛上,大学生选手在制作冰雕作品。加强冰雪的人才培养,我省的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才有后劲。

  历经四十余年的开拓与创新,我省的冰雪文化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娱乐、冰雪旅游于一体的靓丽品牌,扬名海内外,推动了全国以至世界的冰雪文化发展。

  3月18日,由省艺术研究所、省艺术学会联合主办的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虽已冰销雪融,这些冰雪活动的实践者、管理者、研究者却将目光再次聚焦冰雪。走出冬季的冰情雪韵,他们以文化自觉的姿态对冰雪文化活动进行理性思考。

  如何在冰雪文化产业百舸争流的大潮中参与竞争,如何在冰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勇于创新,如何促进我省的冰雪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对越来越热的冰雪文化产业话题,他们客观的分析,冷静的思考。

  【现场】谈及我省冰雪文化产业如何向纵深发展,与会的各位冰雪活动的实践者、管理者、研究者畅所欲言,出良策、献良计。而冰雪人才的培养、冰雪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了与会人员讨论的热点。

  【观点】加强人才培养,发展才有后劲

  工作在高校的黑龙江大学教授高云雷、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学伟都对我省冰雪人才的匮乏不无忧虑。我国的冰雪雕塑艺术教育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再就国内的冰雪雕塑艺术队伍构成而言,冰雪雕塑艺术家只占少数,占主要比例的是一些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冰雪雕塑技工,以及一些相关的周边人士。许多冰雪雕塑人员虽然从业多年,但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美术专业训练,因为文化基础和艺术基础的缺乏,其作品还停留在一味的对冰雪雕塑技术上的追求上,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及感官性都比较薄弱,目前冰雪雕塑艺术应用型人才水平有待培养与提高。而通过冰雪雕课程的开设与实践,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锻炼其意志。健全冰雪雕塑教育理论体系,培养冰雪雕塑人才,使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与应用性。在大中专院校培养冰雪雕塑人才也是适应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从而更广泛的发掘冰雪雕塑人才,更好地促进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经济的发展。

  【观点】建设冰雪艺术博物馆,文化才能传承

  工作在黑龙江省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宁燕妮等认为,冰雪作为重要的资源,如何对其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弘扬冰雪文化是一项科学,也是一项战略。建设冰雪艺术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有效途径。在收集世界各国的冰雪文化素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民间收集途径和社会征集方式,将与冰雪相关的不同载体统统纳入收集范围。如图片、图像、纪念章、票证、光盘等一些与冰雪相关的各种载体,与冰雪相关的实物,如哈尔滨最早的简易冰脚滑子、冰刀,冰爬犁、冰尜等等,都可作为收集的范围。经整理、分类、研究、交换等方式,建立国际冰雪文化资料馆,还可供参观、学习、交流使用。

  【观点】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冰雪魅力才可传播

  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研究人员胡春丹等认为,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重视。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增加旅游收入,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宣传促销效果。在旅游业中,文化和经济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用文化来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体现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健康蓬勃之路,因此在进行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时还要注意对文化的深度开发,促进文化和经济交流。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其系列产品的创新设计,这样才能延长冰雪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可以开发利用一些在感官上类似于冰雪的白色晶体进行冰雪纪念品的创作,以填补我省旅游市场缺乏特色纪念品的空白。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