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有为田园乐有为投资 每年百余人想"非转农"
2008-03-21 08:53:55 来源:  作者:张文静 刘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近来,哈尔滨市民朱先生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咨询,怎样才能落户郊区当农民?他花2万元钱从农民手中买下了500平方米宅基地,正谋划着自己的“田园梦”。

  记者从市公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哈尔滨市公安部门每年都要接待百余位市民咨询落户农村的政策问题,但按户籍政策和国家相关部门明文规定,这些市民无法“非转农”。

  据朱先生讲,他周围一些朋友从农民手中私买了宅基地、翻建农舍,一年在村里住半年或仅是周末去住,并自己动手在院里种几垄菜,那样的田园生活让他很羡慕。后经人介绍,朱先生也从农民手中买了一块宅基地,因担心产权问题,他想落户农村,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村里人。

  据记者调查,几年前,就有一些市民在郊区买了宅基地。有的人是为投资盖成“乡村别墅”;有的市民是向往田园生活,真心想落户农村。

  据黑龙江大学姜德锋老师分析,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市民向往田园生活方式,特别是衣食无忧的退休老人。因为现在已经没有粮本儿问题,退休老人将自己的户籍迁到农村,对这些老人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而部分市民私买宅基地是为了投资,还有一部分市民买宅基地是因为签下了“包山”、“包林”等承包合同,需要长期生活在农村、郊区。

  据市有关部门介绍,宅基地是用来解决农村居民住房问题的,国家明文规定:“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市公安部门相关人士说,按照户籍政策,这种想法无法实现。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