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防洪标准将达200年一遇 加固堤坝不改沿江靓丽
2008-03-21 14:15: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马秀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21个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兴水治水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历经1998年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之后,松花江沿江流域城市研究制定《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此前得到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到2015年,哈尔滨的防洪标准要达到200年一遇。

  据了解,在1998年特大洪水之前,哈尔滨城区堤坝仅为50年一遇标准。人们不禁会担心,若提高到200年一遇,堤坝会加高到什么程度?作为冰城最美丽的风景和旅游休闲所在,松花江会不会被包围在高高的防洪墙内?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走访了哈尔滨市水务局防汛办公室。

  百年一遇洪水暴露城市堤防漏洞

  “哈尔滨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实际上是从1998年特大洪水后开始的。”哈尔滨水务局防汛办副主任许向明说。“哈尔滨城市堤防的诸多漏洞是在那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暴露出来的。”当时,哈尔滨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16600立方米,为该站1898年建站以来的第一洪水位,最高水位达到120.89米,比1957年最高水位高出0.59米。这场洪水洪峰之高、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据许向明介绍,在1957年哈尔滨经历了一次大洪水后,1958年哈尔滨在城区修建了防洪阻浪的水利工程,又称老防洪墙。老防洪墙长4.4公里,高度1.5米左右。1986年,哈尔滨又将1958年修建的防洪墙加高,高度达到3米,哈尔滨市城区堤防标准基本达到了50年一遇。但是,1998年百年一遇的凶猛水势大大超出了设防标准,加之堤防多数为沙基沙堤,因此大堤内多次发生了管涌、散漫、滑坡等险情。“虽然最终抵御了洪水的侵袭,但这场特大洪水,也给哈尔滨城市堤防建设敲响了警钟。”

  四大工程提升城市防洪标准

  1998年那次特大洪水,让松花江哈尔滨段堤防受到严重创伤。统计显示:共有256公里堤防、114处险工弱段需要消险加固和修复。大水过后,修复水毁工程和堤防升级达标建设,成为哈市防洪工程建设重中之重。此后,哈尔滨市先后投资13亿元,开始建设哈黑公路桥、滨洲、滨北别路桥“三桥扩孔”工程,哈尔滨市主城区4.8公里防洪墙建设、松浦堤防改线工程以及前进堤防整治工程四大工程。同时,配合对松花江江道的清淤疏浚等综合措施,目前,哈尔滨市主城区防洪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时,哈尔滨市松花江上的哈黑公路桥、滨洲、滨北两座桥梁由于行洪断面小,延迟了洪水下泄速度,加大了洪峰对哈尔滨市的威胁,当时曾有人提出要炸桥扩孔泄洪,但是炸桥扩孔不仅会对桥体本身造成具大破坏,同时也会严重阻碍交通,这一想法因此被搁置。洪水过后,哈尔滨市便开始着手开展桥体扩孔工程。2000年,在得到国家批复后,哈尔滨市实施“三桥扩孔”工程,2006年工程完工。通过扩孔增加了三座桥梁下江面的行洪断面,加大了江水过桥流量,提高了泄洪能力。2002年,在松花江由顾乡公园段至道外头道街,水务部门启动了城区松花江新防洪墙建设。新防洪墙全长4894延长米,由桩基础、基础底梁、防洪墙及防洪钢闸板组成。防洪墙顶比百年内最高水位高出0.33米,加上活动钢板,防洪墙可超过松花江历史最高水位2.33米。前进堤防整治工程、松浦堤防改线工程也同时进行,并于2004年先后完工。“四大工程的建设完工,使哈市防洪能力总体上大大超过1998年汛前水平,如有大洪水,滨洲、滨北两桥不会再有被炸的危险,堤防的渗漏和管涌发生的几率也将大大降低。近年来,通过加大对松花江江道的清淤疏浚力度等综合措施,已使哈尔滨市城区的防洪能力得到全面巩固,其中部分江段的防洪能力达到了100年一遇的标准。”许向明说。

  综合措施提升城市防洪标准沿江风景越来越美

  许向明说,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不仅仅单纯依靠加高防洪墙来实现的。2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要达到121.80米,流量则要达到20500立方米/秒,但这其中也要参照洪水流速、洪峰流量等参数来最终确定。

  哈尔滨防洪规划的制定,是以加强堤坝险工弱段、河道清淤、水库调蓄、运用蓄滞洪区等综合措施,同时,又以不破坏城区沿江风景为前提。

 防洪墙上安装钢闸板。

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沿江风景会更美丽。

  据介绍,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进行三家子堤防工程、呼兰河堤防工程、群力堤防的建设,5年内哈尔滨市沿江堤防险工弱段消险加固和升级达标工程建设将全部完工。

  随着松花江干流城区段滩涂保护利用规划的全面启动,城区滩岛的综合整治力度也将得到加大,松花江江道内的阻洪障碍得到清除的同时,沿江两岸的风景也会变得更加美丽。届时哈尔滨将形成以堤防为基础,丰满、白山、尼尔基等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支流水库调蓄、蓄滞洪区运用、河道整治、平围行洪、阻水桥梁扩孔改建相配套,结合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措施以及其他非工程措施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综合防洪体系不仅可以使得哈尔滨市的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更会使得松花江的风景在这一过程中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