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墙体渗水彩绘脱落 索菲亚教堂内部亟待“大修”
2008-03-24 08:44: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何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4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连降几场春雨,圣·索菲亚教堂内部墙体裂痕开始渗水,彩绘脱落,很多游客表示遗憾。

  21日上午,记者推开索菲亚教堂厚重的褐色铁门,一股霉味迎面而来。教堂正中悬挂着壁画,三个依次排列的圆穹顶上垂挂着三盏古建筑风格的吊灯。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教堂四面悬挂了300余张珍贵的照片,再现了旧日景观。然而记者注意到,教堂内墙上依稀能看到雨水渗进来的痕迹,彩绘已受潮脱落,失去了昔日光彩。很多墙体也已出现裂痕。

  来自南京的游客罗先生十分惋惜地告诉记者:“很早以前就听说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的富丽恢弘,这次特意来这里游览,本以为内部会与外部的风格交相辉映,没料想里面很多墙皮都脱落了,甚至墙体已开裂,红砖裸露在外,很是遗憾。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对教堂内部修旧如旧,恢复建筑原来的风貌。”

  记者在教堂内看到,通往二楼的门上悬挂着“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牌子。来自呼和浩特市的刘军站在门前左顾右盼,他惋惜地说:“真想站上二楼看看索菲亚教堂内部神圣的全貌,但这个牌子很让人心寒。教堂内部建筑应和外表一样具有原始格调,希望有关部门能让这一古建筑焕发‘第二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国家重点文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旅游事业,1997年6月1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索菲亚教堂进行过修复,主要修复外墙体、屋面、饰物等8大类357单项工程;辟建广场6640平方米,其中,铺装花岗岩地面3940平方米,增设绿地2000平方米,配置了座椅和庭院灯,1997年8月31日竣工。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对其再次进行扩建,新建广场面积1.4万平方米,是改建前的三倍,扩建后的广场更显欧陆风情。然而多年来,教堂内部建筑却未曾修缮过。

  对此,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现有只有专门设计院对教堂外部的穹顶和内部地板进行维护和修缮。因该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型修缮工程必须由国家文物局审批,手续繁琐,目前还没有对该建筑内部进行修缮的立项。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只负责相关保护,工作人员也很期待有关部门能对建筑修旧如旧。

  -相关链接

  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占地面积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