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8日讯 最近,随着天气转暖,一些街边烧烤、炸臭豆腐等小吃摊又活跃了起来。有关人士提醒市民:谨慎食用街边小吃。
日前,记者在道里区买卖街、透笼街和南岗区学府路服装城等地发现,这些地方的街边小吃摊特别多,多数都扎堆在人流集中的路口附近。有的摊位放在人行道上,而有的竟然摆在了机动车道边。小吃摊的出现,让本来就缓慢的人流、车流变得更加慢。记者注意到,这些小吃摊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方便搬动,一旦有城管人员来,可立即撤退,待城管人员离开,再回来继续摆摊。小吃摊五花八门,烤肉串的、烤鱿鱼的、烤毛鸡蛋的、炸臭豆腐的、卖煎饼馃子的,几乎应有尽有。在服装城门前,一摊位的鱿鱼串直接裸露在外面,没有苫盖,顾客需要哪串直接“明档”选择。
市民杨先生说,他每次从小摊附近路过时,都能闻到浓烈的烧烤味,而小吃摊周围的环境特别乱,满地的竹扦子、油渍,残留的食物随处都是。
一位叫做朝阳的网友对此发表观点说,每当他看到一些人围着摊位吃的情景,都为这些人捏一把汗,虽然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是“病从口入”的道理大家应该重视。所谓“有买才有卖”,如果大家都不去吃,这样的摊位就会逐渐消失。
记者查阅了一些媒体的报道,各地大都披露了有的小摊业主使用双氧水、福尔马林、亚硝酸盐、地沟油等,食品铝超标、细菌超标等现象很多,消费者食用不洁食品后,轻者腹泻、呕吐,重者食物中毒。
对此,市政协委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检验科赵晓梅主任说,街边小摊的食品暴露在外面,原料来源不清,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市民一旦食用不慎,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损害身体健康。她再三提醒市民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