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1日讯 在解决生产资料、资金和抗旱问题的同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全力做到“科技处方”下乡,信息有效通畅,解决农民备春耕生产市场信息缺乏、科技标准不高等问题,助农民高标准备耕。
省科技厅:专家深入抗旱一线
日前,省科技厅召开了全省承担国家及黑龙江省重点农业科研课题的首席专家会议,研究抗旱的技术措施,并下发了《关于组织专家参加抗春旱保春种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的有关专家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所承担的科技项目(课题),全力投入到“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中去,在春播时节,深入到“抗春旱保春种”第一线;结合今年的旱情,对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科学抗旱水平,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目前,一部分科研人员已经行动起来,针对旱情在部分地市现场诊断指导等,力求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省科技厅计划在科技立项上加大对抗旱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去年,省科技厅利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方优质粳稻高产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委托该厅组织可行性论证的机会,影响专家在论证结论意见中加入了“应把节水高产技术纳入本项目,并追加专项经费”的建议。目前,省科技厅正在组织设计抗旱节水方面的科研项目,争取在国家层面立项,求得更大支持。
省农机局:确保农机生产安全
记者在省农机局了解到,各地农机部门正积极行动,严把“三关”。一把好整地关。要坚持因地制宜,视墒整地。未达到待播状态的秋整地地块,要适时耙耢、起垄、镇压保墒;具有深松深翻基础的地块,积极推行原垄卡种;确需整地的要顶凌整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确保质量,防止散墒。二严把播种关。要坚持播种标准,为种子萌发创造适宜条件。土壤墒情好的要扩大机播面积,实行机械精量保墒播种;墒情差的要坐滤水种,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三严把农时关。各地农机部门抓住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在适宜期内抢墒整地播种。进一步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优势。努力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前,各地农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防止拖拉机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省农委:市场信息进农户
目前,全省13个市(地)、107个县(市、区)信息服务覆盖面超过94%,农业110热线在全省各地全部开通。今春,又有150个村加入全省行政村计算机网,使入网村达3216个村。全面开展三农热线建设,哈尔滨、伊春等6个市(地)开通了12316“三农”热线,通过语音和人工解答农民所需的各类问题。举办电视节目,开展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黑土·家园》农业信息电视节目,现已制作播出473期节目,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农业技术、市场分析预测、价格行情等信息。黑龙江省农口与省电台联办的《信息大市场》已经播出农产品及农资信息2万多条,开展粮食市场形势分析20次,接听农民反馈及咨询电话上千次。今春,在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上还开办了大豆和玉米专栏,刊登有关期货知识,让农民掌握市场,规避风险;并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粮食生产与供求形势分析会,就黑龙江省如何提高对粮食市场波动的应变能力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