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园林专家任步钧纵谈哈尔滨城市绿化(下)
2008-04-03 10:02: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日讯 作为一座地处北方的城市,哈尔滨人该如何建设和美化自己的家园?该如何突出北方城市独有的园林绿化特色?对此,哈尔滨市和平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步钧根据多年从事园林工作的经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应凸现北方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北方城市能否引进具有异地风情的树种,把我们的城市也美化得像南方城市一样?近年来,一些原本属于南方的树种、植物走上了哈尔滨的街头。对此任步钧认为,我们不排斥那些经过风土驯化、改良而从南方成功引进的优良树种落户北方,但是,作为一个地处北温带的省会城市,哈尔滨还是应该立足本地树种的培育改良,不应盲目否定我们固有的骨干树种。

  任步钧说,从植物区系上区分,我省属于亚寒带,这里经过亿万年形成的植物类型,是具有本地区特色景观的乡土树种,我省的园林绿化树种配置,应从这些树种中优选,而不应该盲目模仿国外或向南方城市看齐,近年来一些没有经过本地驯化就盲目引进的树种,在移栽到我省后不仅没有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的效果还因无法成活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省传统的绿化骨干树种主要有杨、柳、榆、槭这四大类,从分类上说,这些树种都属于乔木树种;从特性上说,这些树种可以说是各具优缺点,比如榆树皮黑而粗糙,树干不够笔直,用于绿化不够美观,但是我省还有一种东北黑榆,它的树皮美似椴树,树干直且树冠斜上,形态极为优美,用它来替代传统榆树不仅容易成活还能够体现北方植物的特色。任步钧认为,在我省本地树种中有很多优秀的骨干树种,如果采取大树进城的方式,从野生树种中精选优良乔木大树进城,不仅可以走一条美化城市的捷径,同时也将使哈尔滨的城市绿化体现出北方园林别具韵味的生物多样性,唯如此,才能更好的展示北国冰城独有的魅力。

  亟待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俗语说,三分栽七分管。只抓栽植,栽后就不再管理,这是目前园林绿化中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所从事的专业,任步钧对于那些路旁、街边的树木、花草总是格外留意,“像哈尔滨市和兴路的垂榆,从栽上后就没有修剪过砧木上发出的萌枝,让优美的垂榆变成了家榆;还有道外区南直桥下的绿地由于长期不养护已经变成了荒草地。”

  “像这样的只管种不管养的现象在我们的城市中还有很多,这种现象体现了制度与责任心的缺失,而另外还有一种不管生态环境盲目栽培、盲目养护的行为,则说明了绿化、美化也要讲科学。”任步钧说,绿化应该适地适树,有些部门不考虑植物的生态环境鲁莽种树,其结果也只能是劳民伤财。比如在低洼的盐碱地上种植喜欢酸性土壤的大云杉,在偏旱、风大的绿化带上种植不耐寒的桧柏等,对需要带土球栽植的树种却进行裸根栽植,其最终结果都是费力栽植的植物因不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死亡。而近年来这样的事例在我省各地屡见不鲜。

  对于北方城市来说,树木与植被的养护较之南方又增添了科学防寒的程序。“那些不耐寒的树种,从一开始就不应该上街。”秉承自己一贯的观点,任步钧认为街道绿化要重点选择乡土树种,对于这些土生树种来说,越冬不需要特殊的防寒措施。而有些人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盲目给植物防寒,像哈尔滨就曾出现过给银中杨这类极耐寒的乡土树种缠草绳包塑料布的笑话。塑料布和草绳把对树木具有保温、保湿、杀虫和灭菌作用的积雪分离开来,又给鼠害和病虫滋生创造了环境。这种做法就像给北极熊穿上棉衣一样多此一举。

  目前,哈尔滨市的园林绿化事业还没有进入一个科学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园林绿化工作者仍亟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任步钧建议,市区的重点绿化景区必须由施工设计实力较强的专业绿化公司来承担。像和平绿化有限公司就拥有自己的设计所、苗木基地,公司除野生大树外,普通花木基本能实现自给。目前在哈尔滨,从事绿化的公司虽然有数百家,但是像这样的大型专业公司并不多,政府部门应对重点绿化企业给与必要的扶植,让哈尔滨的园林绿化事业更好的和现代园林产业接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