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讯 说起专利发明,有些人会认为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甚至还会有人认为,发明是发明家的专利,研究专利是高深莫测的工作。授权的国家专利、国际专利那都是高技术、高水平、高科技,都是研究室里的产物。然而,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7年,哈尔滨市向国家知识产权部门申报了3500多项专利。其中大部分专利都非常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发展。可见,专利发明也亲民,也时尚。
“发明家”就在我们身边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专利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哈尔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15件,同比增长28.1%,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跃升到第8位。据统计,上年度全市专利申请4293件,首次突破4000件大关,同比增长14.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64件,同比增长32.7%,在副省级城市中上升到第10位,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1.1%,比上年增加5.6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职务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4.2%,比上年增加8.5个百分点。上年度全市专利授权2282件,同比增长23.6%。不难看出,哈尔滨市的众多专利发明中,以个人名义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占一半以上。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透露,中国专利申请有60%左右来自民间发明家。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主任陈晓光告诉记者,普通市民申请的专利项目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像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四学生王冠弘就在看奶奶纫针的时候产生了灵感,发明了一种叫“好纫针”的缝衣针。她将普通针的针孔打开个缺口,在缺口处加一个弹簧片,这样就可以把线从弹簧片处“纫”到针孔里了;继红小学姜云洲同学设计的简易擦窗器,擦起窗户来,既方便省力又安全实用;道里区安信街的孟昭祥老人用半年时间发明出一个不设锁芯、不用钥匙开的“无钥匙密码锁”。由于该锁共有4组数字,前三组数字从0至19,最后一组数字从0-7,四组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64000个组合,可以有效防盗;下岗工人顾立君下岗后,设计了一套冲水马桶用的节水设备,通过开关自动控制出水量,可节水50%左右。
据了解,哈尔滨市的“百姓发明家”大有人在,他们有出租车司机、退休工人、在校学生、下岗职工,也有农民。他们的发明小到家里的缝衣针,大到高科技大型机械。他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捕捉到灵感后,反复实验,最终成就发明梦想。
发明专利也体现亲民
记者从专利事务所了解到,从哈尔滨市近两年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来看,不论以个人名义申报还是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发明专利,不论是国内专利还是国际专利涉及百姓的民生项目占到四成以上。这些发明和专利技术涉及百姓的医、健、住、行。
医: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发明的麻醉机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可以准确地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最精确的麻药剂量,剂量可以精确到毫克,将手术麻醉的危险降到最低;哈医大一院专家研制的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注射液,可以对癌症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诱导癌细胞凋零,延长生命。该项国际专利轰动世界,造福众多癌症患者。
健:当人们知道洗衣机里的细菌正在危胁着人们的健康时,哈尔滨市市民陈尊山发明出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取代水和洗涤剂清洗衣物,可在大量节水、节能的同时,做到无害排放、对衣物无污染、无机械磨擦。
住:市民王艳发明的“多功能密码机”,既有保护密码防窃功能,又配有放大镜和凸体字,大大方便了眼神不好的老年人和盲人使用。有了这种“多功能密码机”,再到银行、超市、商场按密码时就不怕别人盗取账户密码了;每户哈尔滨居民每年冬天都要缴包烧费,在热是商品的前提下,居民不论你用多少热,都是按每平方米34.5元缴热费,这让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但智能温控设备的应用,可以让消费者按热量缴热费;居民按用水量缴水费,让百姓对用水开始精打细算。分箱型节水马桶申请专利后,立即投入生产。如今许多百姓家的抽水马桶都有小便冲水和大便冲水两种选择。
行:甲醇汽燃料油、高清汽油、纤维汽油等清洁燃料作为汽油的替代品,尾气排除没有烟,对发动机不腐蚀。这些新型替代产品,动力性强、经济实惠,节约能源更环保。研制成功后,立即得到百姓追捧。
时代发展成就众多发明
东方专利事务所主任陈晓光告诉记者,哈尔滨的专利发明人所进行的发明和申报的专利,在很大程度上都紧跟城市发展和时代发展。这些发明专利都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国家倡导的理念、时下流行的趋势紧密相连。
例如,近两年,哈尔滨曾发生了多起因街路下水井盖丢失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主要原因是因为城市的大街小巷分布的井盖由于没有防盗设施,使得许多井盖被不法分子盗取。哈尔滨市市民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带卫星定位系统的井盖防盗系统”;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搬进新居,与此同时,因装修污染致病的白血病人越来越多。“发明家”们就发明了“夹有竹炭的地板”、“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等环保装修材料的专利。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到,哈尔滨市关于环保的专利发明就有344项,个个体现环保理念;2005年,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哈尔滨市就出现了诸如“水龙头节水装置”、“压力式节水洗车器”、“过滤净水箱”等有关节水净水方面的专利112项;东北地区出现53年来少有的大旱,有关抗旱方面的发明专利就有25项。特别是哈理工大学杨庆理教授研制出“固体水”项目,被国际组织赞为“具有重大价值”,获得国际专利。这种固体水可以吸收雨水并将其储存起来,慢慢释放,释放期可长达3个月,使种子的成活率提高数十倍,这项技术特别适合缺水国家、地区使用;近年来,哈尔滨市冬季清冰雪的难题一直困扰着百姓出行,现在哈尔滨市有关清冰雪的专利就有89项;在国家大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哈尔滨市有关节能方面的专利已多达675项;在市区县极力推广秸杆资源综合利用之时,类似秸秆装饰板等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专利项目就有17项。
这些已经让百姓体会到生活改变的发明,虽然没有上天揽月的豪情,却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情感,表达着与时俱进的思想。“百姓发明家”也好,专家学者也好,他们把对生活点滴的思考融入自己的发明创造中,让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