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8日讯 日前,今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出炉,语文学科考纲出现新变化: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面对高考新变化,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部门获悉,目前,哈尔滨市中小学校正在加强和规范语言文字教育,推广和使用国家统一的普通话和标准化汉字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哈尔滨市复华小学已经将这一条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之一。7日,哈尔滨市复华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说,在他们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绝不会放过一个读错的音、写错的字。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在网上开展纠错音活动,全校师生可以随时把发现的错别字、不准确的读音发布到网上,提醒大家注意。
兴华小学校长高殊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师严把学生的写字关,要求学生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规范写字的同时,还将汉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详细讲解。另外,学校通过汉字书写大赛,调动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积极性。
为了规范语言和文字习惯,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师还与学生开展互动,请学生帮助老师来纠正错别字和错音字。哈尔滨市第156中学校长赵喜林介绍,学校还在校广播站开设“啄木鸟信箱”栏目,专门让学生反映校园内文字不规范使用的情况。学校的团委老师还带领学生走上繁华商业区的街头,通过师生认真观察各商家的店名匾额、宣传标语、经营栏等展现在市民眼前的文字,对错字提出质疑,查阅资料,并开出“诊断”。同时学校还将普通话测试与认证教师资格、晋级评优、优秀课推荐结合起来。
据了解,哈尔滨市部分区教育局已经把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聘用、考核、评聘、晋级的条件之一,凡普通话水平等级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不得聘为教师,不能评职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