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8日讯 ( 王广飞 吉星 记者 高长利 ) 8日,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哈工大揭牌。
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研究所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3年,研制成功了基于多传感器的小型机器人系统,首次实现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ROTEX的地面遥控;2005年,研制的空间双关节系统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地实现了远程力感遥操作实验。在机器人灵巧手方面,该研究所于1998年、2000年分别研制成功了DLR-I型和DLR-II型多指灵巧手,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复杂、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仿人机器人灵巧手。
早在2001年,德国宇航中心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研究所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就成立了所级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地研制了3代机器人灵巧手、空间机械臂原理样机和仿人型残疾人假手等,并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发明类一等奖、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欧盟机器人技术转化一等奖等荣誉。
中德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建立后,将在两国航天局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以哈工大和德国宇航中心的技术合作为基础,逐步扩展到中国和德国的其他航天领域,建立中德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管理和研究的沟通平台、合作项目的支撑平台以及人员和信息的交流平台,探索中德空间科学技术领域合作的新模式。
哈工大副校长邓宗全表示,将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这个由中德两国联合建立的实验室放在哈工大,体现了国家航天局对哈工大的信任。学校将在各方面全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使实验室更好的为航天事业服务。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