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讯 “把包括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市在内的东部六市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国内外资源综合利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日前,省政府组织我省专家学者和东部六市主要负责同志等对东部煤电化基地进行调研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我省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启动后,一定会成为东部六市的新增长极,一定会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我省东部地区已被国家列为七个煤化工基地之一,东部六市面积、人口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煤炭储量占全省的92%,GDP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近年来GDP平均发展速度都在13%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仅以双鸭山建龙集团为例,近年来建龙集团年销售收入已达50亿元,税金3个亿,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5-6个百分点。还有一些大项目,如鹤岗的120万吨甲醇、佳木斯的海绵钛项目,虽未开工,但项目大、水平高、前景好。有关专家认为,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东部六市有加快发展的地位和基础。我省的加快发展,没有东部六市的参与很难实现。
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提出的,在东部城市煤炭资源没有枯竭的情况下,立足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适度发展煤电、煤化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东部城市煤化工基础好、潜力大,将来会成为成长较快的产业。煤电化的重点应是煤化,要放大资源优势,做精化工产业,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增加效益。
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
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逐步深化的过程,目前,省政府制定了整体规划,各市地规划也日臻完善,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专家提出,煤电化基地建设要以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产品链为主攻方向,合理布局,有序发展,高效利用煤炭资源。要按照稳定煤炭产量,巩固煤电生产,调控焦炭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增加资源储备,拓展替代产业的思路总体推进。
稳定煤炭产量,就是要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对焦煤等稀缺和特殊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淘汰落后技术装备与工艺,关停不符合安全生产、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巩固煤电产业,就是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热电联产等电源与调峰电站项目建设。调控焦炭产业,就是适当控制焦炭产业过快增长,引导企业向生产和利用一体化、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就是密切跟踪、充分利用新开发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重点发展煤炭气化产业,焦炭深加工产业,煤炭液化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治金和生物产业。
谋划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
“抓好大项目建设,对煤电化基地建设意义重大。”东部六城市负责同志认为,我省资源多、人口少,与资源少、人口多的南方省份有所不同,适合做大产业,搞大投资。因此,要发挥优势,在大项目上做文章,靠大项目提升产业水平,延续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经济竞争力,扩大地方财源,用大项目支撑煤电化基地建设。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抓紧谋划和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新项目。
目前东部六市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的煤电化大项目有3个,这些项目都是与中央企业合作,呈现出良好进展态势。今后,要集中资源、集中招商、搞组合投资,争取每个市都上两至三个大规模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与科研院校或实力较强的企业加强合作,多上高精尖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快煤电化基地发展。
牡丹江提出,要加强与俄远东地区合作,规划推进70个煤电化项目。鸡西提出,实施“三五五”工程,即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群,建设五个园区,壮大五个相关产业。七台河提出,建设煤、焦、电、化、新型建材五大基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煤炭资源循环利用、接续产业加快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